中國版HDDVD遇冷
雖獲日本DVD論壇批準,但國內碟機企業仍持觀望態度
據臺灣媒體消息,在2月28日舉行的日本東京DVD論壇指導委員會第三十七屆大會上,會上批準了面向中國地區的只讀光盤技術規范《中國高清只讀光盤(C-HDDVD-ROM)物理規范》,目前的版本為1.0。此舉招致中國高清碟機EVD聯盟強烈質疑,認為該標準使中國制造的HDDVD產品出口時還需繳專利費。
中國版HDDVD獲批
值得注意的是,DVD論壇工作組是應中國方面的要求制定這個面向中國的光盤標準。2005年,中國光盤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簡稱“光盤中心”)向國際DVD論壇工作組提交建議,希望能基于HDDVD標準開發一種只面向中國市場的DVD格式。
據了解,面向中國的HDDVD光盤在物理參數上和普通的HDDVD光盤大致相同,直徑12厘米,記錄層厚度為0.6毫米,共有兩層,單層容量可達15G。最大區別是調制編解碼器,普通HDDVD光盤使用ETM,中國版本則采用FSM編解碼器,此外中國版本簡化了導航系統,引進了中國自己的導航系統,并在VC-1、MPEG-4AVC(H.264)、MPEG-2的基礎上加入中國自有的音視頻壓縮標準AVS。
對于申請中國版本規范的原因,光盤中心副主任陸達曾表示,一方面是希望改變中國企業對藍光標準貢獻較少的局面,在藍光技術體系中擁有自己的發言權。另一方面是使采用該標準的中國DVD制造企業,可以通過專利交換等方式降低專利使用費。
難逃高額專利費
相對于陸達的樂觀,本土高清碟機EVD聯盟的領軍人物張寶全則表示,中國版本HDDVD技術標準將使國內企業背上高額的專利費,“這個所謂的標準,是針對國內盜版猖獗現象,為了保護國外的生產版權而由中國自己制定的,但這樣會抑制國內產業的發展。”
據其介紹,中國版HDDVD標準中仍然采用了國外的AACS加密系統、物理格式和光盤磁頭,這些專利費將占到碟機生產成本的七成以上。此外,對中國進行區分對待也阻擋了中國制造企業進入國際市場。倘若如此,中國境內的HDDVD播放器只能讀取國內的碟片,生產用于出口的HDDVD產品則需另繳相關專利費。
針對專利費的問題,陸達表示談論為時尚早,并未正面回應。但張寶全表示,僅AACS加密系統的專利費就有1000元,高額負擔會阻礙國內產業的發展。
碟機企業仍在觀望
據了解,此次DVD論壇不僅批準了HDDVD規范,論壇還將制定一個在中國進行C-HDDVD-ROM(中國版高清只讀光盤)的專利授權的制度,中國碟機企業可以按照這個技術規范進行生產。
陸達周三表示,此番中國版HDDVD技術標準正式通過DVD論壇認可,標志著中國HDDVD技術標準的審批程序已全部走完。下一步中國光盤中心的工作重點將是實現產業化。陸達更樂觀地透露,中國版HDDVD今年內將生產出機器。
如今已有幾家國內影碟機生產廠家表示出合作生產中國版HDDVD的意向。
但記者采訪了解到,對于中國版HDDVD標準,碟機企業的態度相對保守。新科新聞發言人樊文建表示,目前尚不了解該標準的具體情況,公司暫不做決定。愛浪新聞發言人陳學耀則明確表示,目前還不會接受該標準,未來要視市場情況而定。他認為,該標準暫時不會對中國市場產生影響。
EVD聯盟領軍人物張寶全更放言,中國企業在兩年內是不會生產中國版本的HDDVD。除了版權稅高、限制出口外,他認為國內市場還沒有表現出中國版HDDVD標準下產品的需求。
記者采訪中發現,多數企業質疑這樣一個標準到底有無存在的必要。對此,Gfk碟機分析師蔡凌則表示,中國版HDDVD規范某種意義上是無奈之舉,原因在于國內技術存在局限,達不到國際標準,而且面臨知識產權問題,所以采取中國版HDDVD的折衷做法。
■旁邊報道
對抗藍光EVD或牽手好萊塢
藍光BD與HDDVD兩大陣營激戰正酣,中國版HDDVD也被業內認為是后者搶占中國市場的戰略布局。這觸動了國內EVD聯盟的神經。新科等廠商堅稱,相比藍光,EVD更有優勢。Gfk分析師表示,EVD去年所占市場份額不足1%,目前市場上除了創維有產品銷售外,很少見到其他品牌的EVD產品,這意味著很多企業都沒有批量生產,信心不足。但分析師也不看好藍光碟機市場,稱其即使介入國內市場,短期內也難有大的作為。
對此,張寶全坦誠,EVD發展并不順利,但今年EVD聯盟會與好萊塢內容出版商商討合作的問題。如果今年能夠達成合作協議,得到好萊塢內容出版商的支持,相信會有光盤內容升級和核心技術方面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