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定目標,器材與布局齊改善
事實上,在客廳里面組建影院,雖然說很大一部分人都不會作很夸張的專業裝修,但是作為發燒友還是很注重如何使影院的聲音更靚。現在多數建筑物都存在低頻的處理問題。特別是在獨立欣賞5.1聲道中的0.1聲道時,感到低音占有的比例過多。雖然房間裝了吸收飽和低音的材料,只是因為市售的吸音材料大多數只能吸收中、高頻成分的聲音,剩下較多的就是低頻的聲音在嗡嗡地響。所以,建在客廳的影院,既要裝修典雅束縛又要驅除這些煩惱的音場問題,的確很考驗人。
一般來說,大多數柔軟的材料,包括室內的人都是吸音材料,只是吸音的頻率范圍和效果有很大的差異。中頻、高頻的聲音容易吸收。室內的飾物如窗簾、壁毯、地毯都有一定的吸收作用。因低音的波長較長,吸收低音需要質量(體積)大的材料。如果在聽音位置擺上大沙發,沒想到這相當于放置了一個高效率的吸音體。故此,如果只是簡單地改造客廳,就可擺上一只體積大的沙發,掛一些吸音毯,并在墻角堆放一些吸音材料就可以了。除此之外,也可以考慮對視聽室環境進行美化,如筆者以前一直說的可擺設一些與音樂內容有關的藝術品或樂器,會給人很多遐思,增加藝術氣氛,同時適當擺設一些常綠的觀葉植物,能使人心情舒暢。
另外,擺位也很重要,左、右主音箱需要對稱分布在中置音箱兩旁,與中置音箱的前后占位最好以聽音者的位置為中心呈圓弧形。它們的水平放置高度以主音箱中高音單元的中軸線在中置音箱上下30cm的位置為宜。環繞音箱主要是用于制造音場的擴散性和廣度,因此以安置在欣賞者坐下時頭頂位置高出50cm處為宜,而呈現的音場需要大家根據個人喜好進行調整了。一般來說,通過音箱的擺位后,聲音會有很多改善的聽音室內聆聽,其效果是更上一層樓。
還有,如文章開頭所說,千萬不要急功近利,不要因小小的失敗,聽了幾日就大出血換機,更不要因失敗便去摩機。總之,凡事三思而后行,利用擺位、夾線等去把現時的器材發揮至極限才去換機,這樣才有進步。其實,玩影音不是難事,只要多看書籍,多到影音鋪,花多些時間便能成為一個超級發燒友。開始時要認定自己的目標及取向,以保真度為上,不要讓自己多走冤枉路。有問題一定要向有經驗人發問,這樣就OK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