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際上IP網絡通信的主要標準有H.323和SIP,兩者都對IP電話系統信令提出了完整的解決方案。但兩者的設計風格各有千秋,H.323采用的是傳統電話信令模式,包括一系列協議; 而SIP借鑒互聯網協議,采用基于文本的協議。
當采用H.323協議時,各個不同廠商的多媒體產品和應用可以進行互相操作,用戶不必考慮兼容性問題; 而SIP協議應用較為靈活,可擴展性強。兩者各有側重。
系統結構差異
首先,從系統結構上分析。在H.323系統中,終端主要為媒體通信提供數據,功能比較簡單,而對呼叫的控制、媒體傳輸控制等功能的實現則主要由網守來完成。H.323系統體現了一種集中式、層次式的控制模式。
而SIP采用Client/Server結構的消息機制,對呼叫的控制是將控制信息封裝到消息的頭域中,通過消息的傳遞來實現。因此SIP系統的終端就比較智能化,它不只提供數據,還提供呼叫控制信息,其他各種服務器則用來進行定位、轉發或接收消息。這樣,SIP將網絡設備的復雜性推向了網絡終端設備,因此更適于構建智能型的用戶終端。SIP系統體現的是一種分布式的控制模式。
相比而言,H.323的集中控制模式便于管理,像計費管理、帶寬管理、呼叫管理等在集中控制下實現起來比較方便,其局限性是易造成瓶頸。而SIP的分布模式則不易造成瓶頸,但各項管理功能實現起來比較復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