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記者從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TCL)獲悉,作為中國藍光HD-DVD即CBHD聯盟的成員,TCL、新科、清華同方三家碟機廠商已經生產出6000-7000臺CBHD標準的碟機,并將在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率先投放展示,價格定在3000元以內。
一位TCL副總裁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這只是先期小批量試水,到9月中旬將大規模投放。
對此,EVD聯盟秘書長、北京今典環球數字技術有限公司(下稱今典環球)董事長張寶全向《華夏時報》記者回應稱,將關注CBHD標準的產品上市,拿到第一張碟片后將做技術鑒定,如果確認侵權,將對CBHD的行為訴諸法律。
對壘AVS
張寶全所說的侵權問題,是指阜國公司提供的證據材料,這些證據稱中國版HD-DVD(即CBHD)前端使用的日本東芝HD-DVD,后端使用的是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EVD的導航、節目編輯、音頻三大核心技術。
甚至,阜國原技術總監徐翔證明,CBHD抄襲了EVD的主要導航技術及導航數據組織,使用了EXAC音頻(EVD的音頻),模仿開發了制作軟件,從而侵犯了EVD的知識產權。
其實,CBHD技術提供方之一的中國科技電子集團第三研究所主任田玉靜早已給出了回應:CBHD導航技術是采用了原來DVD導航的簡化版本,并加入了應用格式的CETC導航及AVS視頻與AVS音頻編解碼等技術,“沒有采用其他任何技術”。
一位CBHD聯盟的內部人士也向記者表示,CBHD標準中所采用的AVS技術完全是自主技術。“制定CBHD標準時,我們開過很多會議,也留下很多技術材料,從未見過徐翔其人,他怎么證明這件事呢?”他說。另據記者了解,CBHD技術規格書中明確,“AVS和DRA為必選項”。
對此,張寶全質疑稱:“我國還沒有生產出AVS高清芯片,怎么嵌入AVS視頻技術?”那位CBHD聯盟人士也因此指出,因為芯片的影響,當前確實沒有嵌入AVS視頻技術。“現在前端和后端芯片都是由NEC提供,視頻技術也有替代方案,并不影響產業推進。”
AVS沒有被應用,被張寶全看做是CBHD聯盟造假的證據之一。“正是沒有AVS視頻芯片,于是就拿來EVD后端技術代替一下。”張寶全如此分析“盜版”真相。他稱,AVS視頻芯片從研發成功到量產至少還需要一年時間。
CBHD接收東芝技術
對于CBHD與東芝的關系,一直備受關注。
CBHD聯盟的人士介紹稱:“聯盟繼承了東芝的技術遺產。”他說,硬件與東芝技術完全一樣,“只是里面裝的軟件完全不同。從物理格式的調制編解碼,到應用格式中的高清音視頻編解碼,應用了大量自己的技術,包括AVS技術”。他說,后端的芯片也有改動。
而張寶全則稱,CBHD前端技術使用的是東芝的HD-DVD,后端技術取之于EVD。
那位人士反擊說,技術主要靠規格書證明。“如果用的是HD-EVD或者EVD,就不能打上CBHD的Logo。”他稱,這種想法太過簡單。
“CBHD的技術規格書與使用的軟件有出入,這個規格書也就是失效的。”張寶全說。
中國藍光高清光盤產業聯盟、光盤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潘龍法介紹說:“國家光盤中心和以東芝為首的HD—DVD有過聯系,在2002年開始技術合作,是為了改造HD—DVD。2007年7月27日,我們帶到國際DVD論壇的三個提案里,第一個提案是光盤中心的一個核心專利,把光盤標準最關鍵的物理格式改變了。”
潘龍法介紹說,聯盟機構與Memory-Tech聯合開發導航系統,導航為我國自主技術CETC。視頻編解碼技術采用了我國自主開發的AVS-Video和國際VC-1。音頻技術采用了AVS-Video和國際AC-3,下一步加入我國自主開發的DRA。
在這項標準中,專利分布為物理格式中調制編碼專利為我國機構持有,RF規格專利與伺服規格專利為國外企業所有。應用格式中音視頻壓縮專利以及導航和版權保護的專利,我國機構和國外企業各占一半。
“物理格式4-6調制碼為清華大學持有,CETC為中電科技集團三所持有。”潘龍法說。
專利費依然模糊
盡管CBHD聯盟稱自己有核心技術,并擁有話語權,但仍避不開專利費問題。潘龍法向記者表示,聯盟機構向知識產權局申報了7項發明專利,有一項已經獲得批復。“未來這些專利都將放入專利池中。”
CBHD聯盟設想,實行專利池收費原則,部分國外廠商承諾將其擁有的專利放進CBHD專利池,專利池由CBHD聯盟管理。“收費標準初步定在成本的2%-4%。”潘龍法向記者表示。
但專利池設想還沒有實施,未來專利費收取還存在不確定因素。
據記者了解,EVD目前已擁有20多項國家發明專利和十多項國際發明專利,但其依然面臨專利費問題。目前,我國每生產一臺DVD,便須繳納13.10美元的專利費。
張寶全說,CBHD格式的碟機專利費至少是普通DVD的2—3倍。“每臺約40美元專利費,肯定不會低于索尼藍光DVD(簡稱BD)標準。”中國大多數的整機廠商只能靠為國外知名的大企業做代工而生存,如此高的專利費,企業比較難以承受。
“肯定不會這么高,也一定比BD‘便宜’,具體多少金額,還不好說。”CBHD聯盟的人士稱。
雖然雙方目前還處于口水戰階段,關于侵權的問題一時也難有一個明確的結論,但可以肯定的是,國產高清碟機技術大戰正在拉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