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一二級液晶電視產業獲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銷量得到大幅提升。特別是在五一、奧運及十一促銷期間,液晶電視銷量連創新高,甚至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隨著液晶電視的持續放量增長,在一二線城市,液晶電視已經逐步取代CRT電視,成為家庭影音的新寵。消費者對于液晶電視的需求也由過去的基礎型消費轉變為享受體驗式的品質型消費,對產品的質量、效果、內涵的要求日漸提高。為了滿足消費者的更高要求,液晶電視的顯示技術、功能設置也隨之不斷創新提高,并逐步趨于成熟,液晶電視的核心技術——面板技術也步入了品牌化的發展道路,成為液晶產業的主導。這一切都預示著,在一二級市場,液晶電視產業已經步入了成熟期的軌道。
液晶面板關注度大幅提升
一二級市場步入成熟期最顯著的標志就是消費者在購買液晶電視時越發趨于理性。記者從賣場了解到,消費者在購買液晶電視時開始綜合考慮品質、價格、服務、配置等多項因素,而不再輕易受外觀、價格等感性認識的影響。其中,消費者對面板技術的關注度大幅提升,尼爾森調查報告顯示,11月份,在影響選購液晶電視的諸多因素當中,面板的品牌和技術已經從6月份的23%上升到50%,僅次于液晶電視的品牌和價格因素排名第三,而面板技術中的IPS硬屏技術的認可度位居榜首,銷量增幅最大。
市場分析人士認為,液晶顯示屏就好比電腦的CPU,成本占到整個液晶電視成本的2/3以上,是液晶電視最核心的部件,直接決定了液晶電視顯示效果的好壞。隨著消費者在選購液晶電視時趨于理性以及對相關技術的逐步了解,所以更加重視面板的品質,而在技術上具有明顯優勢的IPS硬屏液晶電視自然受到消費者的青睞,成為了市場的寵兒。
液晶市場吹起硬屏風 “摸一下”成為消費新習慣
產業進入成熟期的另一個標志就是液晶電視技術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清晰度從最初的“標清”提升到“全高清”,刷新率從開始的 “60HZ”增加到 “240HZ”,曾經紅極一時的32英寸液晶電視的主流地位也已被42英寸所取代……在這些不斷出現的新技術中,IPS硬屏技術成為一二級液晶市場中的最受關注的亮點。
尼爾森市場研究公司(Nielsen Research)近日發布的市場調查報告顯示,在北京、上海、廣州、南京等一二線城市,IPS硬屏技術的市場認知度已經從6月份的63%躍升至10月份的83%,其中第一提及知名度更是高達40%,同比上升了9個百分點。記者采訪了幾位北京家電賣場的導購,他們表示,目前很多消費者都把是否采用硬屏技術作為鑒別電視機優劣的關鍵因素,進而硬屏液晶電視的銷量得到大幅提升。數據顯示,10月份我國一二線核心城市支持購買硬屏的消費者達72%,而曾經風光無限的軟屏液晶電視在今年卻表現欠佳,只有10%的消費者表示愿意購買。由于鑒別軟、硬屏最直觀的方式就是用手觸摸顯示屏,軟屏在觸摸后有暗影、水紋等現象,而硬屏沒有,所以在一二線城市,出現了消費者在選購液晶電視時都用手“摸一下”顯示屏的有趣現象。
專家介紹,進入奧運年后“動態清晰度”這一指標成為消費者選購的重要參數,因此,在動態畫面顯示效果方面具有明顯優勢的IPS硬屏自然在眾多技術中脫穎而出,成為消費者的首選。
IPS硬屏在受到消費者青睞的同時,也得到了眾多液晶電視廠商及權威機構專家的認可。目前,國內已有創維、康佳、長虹等多家廠商表現出了與IPS硬屏的制造商——LGD公司合作的積極態度,由于采用了IPS硬屏技術,這些品牌的市場占有率也因此得到大幅提升;來自國家廣播電視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中國電子學會消費電子分會以及國家數字音視頻及多媒體產品質量監督檢查中心的專家一致認為,IPS液晶顯示模組響應時間快,運動圖像拖尾時間短,視角寬,色彩失真小,顯示圖像清晰,是觀看數字高清影像,特別是快速運動畫面的理想載體。
目前,液晶電視在一二線城市經歷了03年以來近6年的快速增長后,市場逐步趨于飽和。專家預計,隨著液晶電視在三四級市場的滲入,IPS硬屏的市場占有率還將得到一次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