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重慶松下裁員消息傳出之后,關于松下產品銷量的話題一直眾說紛紜。“上個月總共才賣了5臺電視,他們的基本工資僅400元,我們看著都為他們擔心”重慶某大型家電賣場一國產促銷員滿臉無奈的如是說。
一直以來松下的冰箱、空調等白電產品難以擺脫“二線”地位,有消息稱松下廚衛和手機產品更是已經全面退出中國市場,而作為松下全球最重要的主打產品等離子電視也只能用“慘敗”來形容。
據了解,在08年上半年等離子電視市場火爆的背景下,頂著奧運會贊助商頭號的松下產品銷售數量卻并不理想,甚至市場占有率出現嚴重下滑。中怡康數據顯示,從中國等離子電視市場主要品牌競爭的格局來看,日立以23.5%的市場份額,占據了市場第一的位置。海信達到了18.5%,松下為18%,海爾為8.7%,創維是5.4%。這是松下等離子電視國內市場半年度銷售數據統計中首次跌落第一名位置。松下08年上半年等離子電視市場占有率的大幅度持續下滑,不及丟失了松下在國內市場長期盤踞的等離子第一的寶座,同時也與松下等離子產品在全球市場的表現拉開了更大的差距。“一個月才賣了5臺電視,好的時候我們一天都還不止這個量。”某國產品牌電視促銷員對記者說此番話時滿臉同情。
“雖然松下是全球最大的等離子電視制造商,可是以重慶目前的銷售情形看還是液晶占主流,耗電量高、可選擇性少是其主要原因。”該促銷員舉例說,用相同尺寸的液晶和等離子電視相比,每小時等離子電視的耗電量會比液晶電視高100多瓦,以每天使用10小時為例,一天多耗1度電,一月就是30度電,市民還不能普遍接受。后當記者在賣場準備向松下促銷員了解情況時竟1個小時未見其蹤影。
通過近期日資品牌發布的財報預測顯示松下2008年虧損超過3000億日元,加上3月2日有消息稱松下發布公告通知收購三洋計劃推遲到4月份,有業內人士質疑是松下資金鏈出現問題。“大規模的全球裁員和關廠只是冰山一角,很難想象銷量一路下滑的松下如何走出困境。”對此本網記者將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