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消息,在宣布藍光BD標準有望采用中國專利技術八個月后,昨天,藍光光盤協會正式宣布,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DRA音頻技術已躋身藍光國際標準,成為國際藍光三大音頻標準的可選標準之一。
負責標準申請及產業化實施的中國華錄集團表示,今后將考慮通過技術的提升爭取將DRA升級為必選標準。據悉,華錄集團還計劃在今年內推出含有DRA音頻標準的影碟機和碟片。
據了解,與DRA音頻標準同時選送申請國際標準的還有AVS視頻技術。華錄集團稱,將通過技術的完善繼續AVS視頻技術國際標準的申請。
業內人士指出,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國數字音頻行業標準DRA和中國國家視頻標準AVS若躋身藍光BD標準后,可與國外持有專利的廠家享有平等對話的權利。這樣可以減少國內廠家交納藍光BD的專利費。但昨天,對于DRA躋身藍光BD標準后,能降低多少專利費,藍光光盤協會并未透露。
在DVD時代,當我國DVD銷量迅速增長時,先后有索尼、飛利浦等組成的“3C聯盟”和日立、松下等組成的“6C聯盟”、法國湯姆遜(1C)、EMPEG等國外專利持有者提出向中國碟機廠家收取金額不等的DVD專利費。在巨額的專利費面前,毫無準備的國內DVD碟機廠家,只好把大部分利潤拱手相讓,為此很多碟機企業出口業務無利可圖,紛紛倒閉。
本月,松下、飛利浦和索尼三家公司與其他藍光BD專利權人商討為Blu-rayDisc(藍光光盤,簡稱BD)產品建立一站式許可。該許可涵蓋了BD、DVD和CD的基礎專利,將于今年年中推出。由于集合許可所帶來的效率,預計BD產品的專利使用費至少降低40%。
自從去年2月19日東芝(綜述 參數 圖片 評論)宣布退出HD-DVD業務之后,高清晰度影碟機與碟片市場就被藍光產品所壟斷。美國市場藍光播放機從2006年6月上市以來已銷售了1070萬臺,歐洲市場到去年11月止當年播放機銷售量是2007年的13倍以上,日本市場從去年11月起藍光播放機的銷售量已超過整個播放機市場的50%。
目前在中國市場,索尼、松下等外資品牌的藍光播放機已于去年初開始銷售,中國企業華錄集團的售價僅1999元的自主品牌藍光播放機也已在去年年底上市。而TCL、華錄集團、萬利達、高威爾、德賽、奇聲等多家中國企業也已在格式和標識上獲得藍光光盤協會授權,主要從事藍光BD播放機的OEM出口業務。
日前,國內企業已向藍光光盤協會提出建議,希望能夠按照單臺藍光播放機售價的一定百分比(例如3%)來交納專利費,而不是按照9.5或14美元這樣的固定值交納。
此時中國音頻專利標準躋身藍光BD,將使國內企業交納藍光BD的費用降價多少,令人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