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本土DVD企業正在努力改變再次受制于藍光標準的窘境,首次在藍光產業中取得一定的話語權。
昨(3.18)日,藍光光盤協會、中國華錄集團、廣州廣晟數碼技術有限公司(下稱“廣晟數碼”)在北京聯合宣布:DRA技術已經作為藍光光盤格式的可選編解碼技術,被寫入BD-ROM格式的2.3版本。 這意味著,DRA技術已經成為藍光光盤格式的一部分,也是中國本土技術在影碟機與碟片領域第一次被國際標準認可及采用。
擁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DRA音頻標準全稱為“多聲道數字音頻編解碼技術規范”,2007年1月被原信息產業部批準成為中國電子行業標準(標準號SJ/T11368-2006)。DRA是由廣晟數碼開發的。
DRA技術于2007年8月正式向藍光光盤協會提案,經過了藍光光盤協會在美國和日本進行的兩輪技術評估,最終獲得正式通過。
之前藍光的音頻標準有美國杜比和DTS兩個國外技術,今后DRA會成為藍光的第三個音頻標準,也在藍光音頻專利領域打破了國外企業的壟斷局面。廣晟數碼還計劃今后在國際市場上開始推廣DRA音頻技術并收取專利費。
廣晟數碼董事長鐘金松向《第一財經日報》表示,DRA今后的專利費具體收取標準,目前還未最終確定,不過肯定會比美國杜比和DTS兩個標準低。DRA成為藍光專利之后,通過授權中國本土影碟機企業使用來降低音頻專利費,從而降低藍光影碟機的生產成本,增加廠商利潤空間。
目前,松下、飛利浦和索尼三家藍光光盤協會成員企業正與其他專利權人商討為藍光播放機與光盤產品建立一站式許可,新的產品許可費率是:每臺藍光播放機為9.5美元。
昨(3.18)日,索尼相關負責人河內幸紀介紹到,一站式許可的9.5美元專利費,是指藍光物理規格方面的基礎專利,并沒有包括音頻、視頻等應用規格領域的專利。
也就是說,中國藍光生產企業今后交納了9.5美元專利費之后,還要交納音頻、視頻等其他專利費。而DRA成為藍光在音頻領域的應用規格標準之一,就有可能使中國企業少交納音頻專利費。
除了音頻領域,中國本土企業還試圖在視頻領域取得專利突破。目前,擁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AVS視頻編碼標準也正在申請加入藍光光盤格式,不過還沒有最終獲批。
在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迅速普及的藍光產業,目前在中國市場也已經形成較為龐大的產業鏈。
至今為止,中國華錄集團、TCL、萬利達、德賽、奇聲等22家中國影碟機與碟片企業被正式授權使用藍光光盤格式和標識,可以開發、生產和銷售藍光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