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應用背景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推進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加強信息資源開發和共享,完善社會管理體系,堅持以人為本,暢通訴求渠道,建立健全社會預警體系,提高調處人民內部矛盾糾紛和處置突發性事件的能力,以信息化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信訪部門擔負著受理群眾來信來訪、調處社會矛盾糾紛、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職責,隨著信息化、市場化的不斷發展,人民群眾圍繞切身利益面對和產生的價值觀念信號不能增強,各種新情況新問題將不斷通過信訪渠道反映出來,如何適應信訪工作新形勢、新任務,掌握和運用現代先進通信和網絡技術、建立信訪信息系統、進一步暢通信訪渠道、維護人民群眾根本利益、密切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的聯系,已成為當前各級信訪部門和廣大信訪干部必須思考的一個新課題。
信訪信息系統是充分利用現有政務信息網絡(政府專網)資源,實現上級人民政府、本級政府有關部門、下級人民政府之間和各級信訪部門之間信訪信息互聯互通的一個全網絡化的應用系統,從信訪事項的受理、信訪事項的處理與協調、信訪事項處理過程與結果、信訪事項處理結果的報告、信訪人的回訪、信訪信息的查詢和信訪信息的統計分析等過程都實現信息化管理,是人民群眾反映利益訴求的電子渠道,是提高信訪工作業務管理水平和效率的電子平臺。建立信訪信息系統、推進信訪信息化建設是是做好新形勢下信訪工作的迫切需要。
第一,“信息化信訪”是信訪工作發展的趨勢所在,建立信訪信息系統是落實《信訪條例》的現實舉措。信息化帶來了人們思想觀念的多維化、利益訴求反映方式的多樣化,“高速、快捷、便利、高效”是當前信息時代對信訪工作提出的客觀要求。《信訪條例》從暢通信訪渠道、為人民群眾反映問題提供便利條件出發,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充分利用現有政務信息網絡資源,建立或者確定本行政區域的信訪信息系統,并與上級人民政府、政府有關部門、下級人民政府的信訪信息系統實現互聯互通”,這從法律形式上明確了信息化為信訪工作服務、為建設和諧化社會服務的目標。全省各地、各部門要加強對信訪工作的信息化、規范化建設,暢通信訪“綠色”渠道,保護信訪人的合法權益,維護信訪秩序,方便信訪人通過網絡方式提出信訪事項,方便各級行政機關對信訪事項受理和處理的信訪信息共享,避免重復受理、處理,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合理利用信息網絡資源,建立本地區信訪信息系統。
第二,建立信訪信息系統賦予了信訪工作嶄新的工作方式和方法,是信訪工作的拓展和延續。信訪信息系統把電話、電子郵箱、傳真和網絡等多種信息資源有機結合起來,它的廣泛應用,對于提高信訪工作效率,方便群眾反映問題,減輕信訪工作者的勞動強度,加快信訪信息的傳遞速度,及時化解矛盾,采納群眾建議具有十分重要意義和積極作用。一方面,它與傳統的信訪多是申訴求決有很大的差別,開辟了一條不受時間、地域限制的廣闊的信訪渠道,廣大群眾可以直接向當地的黨政領導反映情況、提出意見和建議,廣開了便捷的言路,提供了公民參政議政的新途徑,提高了公民獻計獻策的實效性。另一方面,把人民群眾的疾苦和心聲通過先進的互聯網技術和政府聯結在一起,使廣大人民群眾與政府直接溝通,釋疑解惑,解決問題,從而提高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便于社會監督,推進了行政管理的信息化。
第三,建立信訪信息系統有利于提高處置緊急、重大信訪問題快速反應能力。信訪人反映問題,尤其是較緊急、較重大的問題,可以利用信訪信息系統便利、快捷的優點,即時向信訪部門發送、傳遞信息,信訪部門也能即時收集到信訪動態,對較緊急和重大的信訪問題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把苗頭化解在萌芽狀態,把問題解決在當地。利用信訪信息系統的即時性,能夠及時掌握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和帶苗頭性、傾向性的社會動態,有效化解群眾集體上訪、越級上訪以及突發性事件。
第四,建立信訪信息系統對提高信訪干部素質、推動信訪工作開展具有創新意義。先進的通信、網絡技術在信訪業務的廣泛應用,是信訪工作方式方法的一項重大突破。信訪工作者靠“筆”、“嘴”、“腿”的傳統工作方法,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影響了處理信訪問題的時效和質量。尤其在處理集體上訪和群體性信訪突出問題時,工作手段和方式的落后,制約了信息的傳遞和情況的溝通,影響了信訪部門作用的發揮,阻礙了信訪工作的發展,也束縛了信訪工作者的思想。信訪信息系統的應用將改變傳統的信訪模式,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管理水平和人員的素質,促進信訪工作者的思想觀念的轉變、更新。
二、系統實現目標
1、通過視頻會議系統解決信訪工作中上訪群眾見領導難的問題,實現上訪群眾與領導零距離面對面交流,滿足群眾見領導的要求。
2、實現領導及主管部門對信訪中心等部門的實時監控和監督,遠程指導信訪工作等。
3、實現三方、多方的會審,減少、消除各職能部門之間出現互相推委的情況,提高信訪工作的效率。
三、網絡建設方式
采用基于高坪區政府黨政網平臺,實現系統建設。以下為網絡結構圖:
四、會議室部署方式
1、整體布局
2、視頻設備連接
3、音頻設備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