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索尼等代表廠商近來紛紛推出新一代價格更低的藍光播放器,藍光在國內市場開始步入迅速發展的良性軌道。業內人士認為,從全球來看,藍光取代DVD格式的態勢已十分明朗。
藍光(Blu-ray)亦稱藍光光盤(Blu-ray Disc),通用縮寫為BD,是利用波長較短的藍色激光讀取和寫入數據的超高容量、適應真正高清播放的光碟格式。2008年2月打敗HD DVD格式之后,藍光光盤正式成為繼DVD之后的下一代光存儲格式。
藍光市場蓄勢待發
在2009年“藍光光盤協會媒體溝通會”上,藍光光盤協會表示,根據第三方權威監測機構顯示,目前在美國市場已經有超過1000萬用戶擁有了藍光光盤播放設備;在歐洲市場,今年第一季度的藍光影碟機與碟片銷量同比增長了四倍;日本市場同樣呈現高速增長勢頭。
業內人士認為,從全球來看,藍光取代DVD格式的態勢已十分明顯。以美國市場為例,上市的前兩年里,藍光光盤格式的盤片共銷售出2800萬張,而DVD在其上市的兩年內才銷售了1800萬張。美國咨詢機構Future source預測,到2012年,藍光將成為市場的絕對主力。
在中國,隨著高清產業的迅速發展和產業鏈的不斷完善,用戶對高清數字影像的需求在進一步提高和增強。目前我國有3000萬左右的液晶電視市場保有量,但受限于數字信號源的輸出,大量用戶無法擁有真正的高清數字體驗。藍光以1080P的信號輸出解決了這個問題。簡言之,3000萬高清用戶需求為2009年藍光市場的加速發展提供了機會。
藍光播放器平價化日趨明顯
長期以來,由于國內藍光播放器、藍光碟片價格過高,片源較少,公眾對藍光的消費熱情不高。但是,隨著藍光播放器脫去高價外衣,國內藍光市場已經突顯高速增長的趨勢。
以國內藍光市場的老大索尼藍光播放機為例,2008年初,索尼在國內發行的第一款藍光播放器BDP-S300的定價為4999元,比較當時市場主流的DVD碟機售價不具備太多優勢。時隔一年半,索尼日前推出的新款藍光播放器BDP-S360定價在2999元,比第一款藍光播放機價格下調了40%。而隨著松下、先鋒、德賽、華錄等廠商的加入,藍光播放器價格得到了進一步下調。種種跡象預示藍光播放器平價化日趨明顯。
國內藍光產業鏈初具規模
2009年1月,國內第一條藍光光盤復制生產線正式投產,由索尼的合資公司上海新索音樂有限公司引進,是目前全球單條產能最高的生產線。本地化生產線的投產,彌補了藍光光盤只能依賴進口的缺憾,意味著國內藍光產業鏈初具規模,也推動著藍光碟片的量化生產。
此外,截至2009年7月1日,已經有27家中國公司得到了藍光格式與標識的FLLA授權,被授權廠家可以使用有關的標準與規格來進行開發、生產和銷售藍光光盤產品,并有權使用藍光光盤標識。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進入藍光產業不僅為企業本身提供了更多的市場機會,同時也促進了整個市場環境的發展與成熟。
電影公司力推藍光
迄今為止,國內市場上已有近100部藍光高清影碟。其中,索尼影視家庭娛樂攜手泰盛文化,在一年時間內就推出了72部藍光規格的電影,占所有藍光格式影碟的70%份額,其中包括《蜘蛛俠3》、《達芬奇密碼》及超人氣CG動畫電影《最終幻想7:降臨之子》等,以期為國內消費者帶來卓越的視聽體驗。而包括迪斯尼、華納、派拉蒙以及夢工廠等影視公司的大量藍光影片也將迅速覆蓋國內市場,滿足高清用戶的觀影需求。
索尼影視中國區副總裁馬天明先生表示:“索尼影視家庭娛樂計劃將其發行片目增至100部,單張售價在150元到190元之間不等。”
在銷售渠道方面,僅索尼影視家庭娛樂一家已經擁有165個零售渠道,覆蓋39個大中城市,其中包括索尼銷售體驗店、卓越亞馬遜、夠多網、上海百思買以及新華書店等。預計到今年年底,零售渠道將達到200個,覆蓋50個大中城市。
隨著國內市場對高清數字影像的需求逐年擴大,藍光以碟片帶動碟機,憑碟機吸引碟片的攻略已經初見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