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央視廣告經營管理中心的一則通知,迅速攪熱了已經沉寂多時的中國藍光市場。
蘇寧電器品牌部經理竹浪在其微博上轉發了一條“央視廣告經營管理中心”的通知,內容為,“各廣告主及廣告代理公司:中央電視臺新臺址啟用在即,新臺以藍光光盤為介質全部實現高清播出,為保證工作有序進行,完成無縫連接,即日起,高清廣告審查開始接收藍光光盤,9月1日起,高清廣告將全部啟用藍光光盤作為審查介質。”
隨后,記者注意到,這條微博迅速得到了華錄藍光碟機市場部經理左偉明的反應,BDA(國際藍光光盤協會)中國推進組主席趙桂志干脆在微博上歡呼,“央視給力我給盤。這是天大的好消息啊,恰似五月桃花開,我將聯合藍光光盤協會向20位藍粉贈送奧斯卡大片《拆彈部隊》。”
BD時代來了
一位市場分析人士指出,“央視廣告部的通知就是一個信號,中國碟機市場已經全面步入了BD(藍光)時代,沒CBHD(中國藍光)什么事了。”據了解,BD是由索尼、松下、飛利浦等外資企業應對DVD升級建立的一種全新的藍光碟機標準。CBHD則是當年國家相關部委為了避免重蹈中國企業在DVD時代遭遇的6C、3C專利聯盟收費的尷尬,支持清華大學牽頭新科、TCL等企業參與制定了中國的藍光碟機標準。
時至今日,CBHD企業陣營中,只有新科、TCL兩家企業向市場推出了產品。而在BD陣營中,則包括索尼、松下、飛利浦、LG、先鋒、華錄等中外企業。今年以來,OPPO、山水等國內企業則參與BD陣營中。
一位新科電子市場部人士透露,目前新科共有5款CBHD碟機,加上TCL的2款。左偉明則告訴《中國企業報》記者,從去年開始,BD碟機在市場推廣中就已經沒有考慮CBHD的競爭關系,我們主要是通過碟機降價等手段先解決普及的第一難點,接下來就是要通過BDA的力量,解決上游內容的瓶頸。
趙桂志告訴記者,“央視的背書是藍光光盤在中國推廣的里程碑,藍光光盤產業鏈成熟,再加上光盤產品可靠、經濟適用等原因,沒有人會再懷疑藍光的市場潛力。”
反思CBHD敗困
CBHD從標準出臺,到產品上市,最終在市場競爭中遭遇邊緣化,不過短短幾年時間,再度重蹈我國企業在EVD上的覆轍。當年,EVD標準曾火極一時,不僅聚集了一大批國內碟機生產企業,還得到了大量的國家科研費用和資金補貼,最終卻在市場上“敗走麥城”。
一位接近新科電子的人士透露,下個月,兼容BD和CBHD兩種標準的SMARTBOX將會上市。左偉明也透露稱,“CBHD企業轉投BD陣營是遲早的事情,下個月新科、TCL都會推出BD碟機”。
曾參與CBHD標準制定的知情人士告訴記者,“在中國藍光上,從一開始就是一場政策秀,相關參與的企業該拿的科研經費、政策補貼都拿到了,市場推廣卻毫無進展,最終仍然面臨被BD擠到墻腳邊的尷尬,退出只是時間的問題。這不僅關系到企業的臉面,更多的還是政府的顏面。”
多年來,國家職能部門對于碟機行業建立“自主標準和話語體系”一廂情景的計劃,屢屢遭遇企業在產品研發和市場推廣中的敗局,能否引起政府相關職能部門的反思,又能否激起相關企業的思維和能力?
對此,一位不愿具名的國內碟機企業人士指出,“中國企業通過標準建立對產業和市場話語權,應該是一種市場化行為,最終受益者是企業。我們的政府和企業都需要透過這些經歷,重新審視自己的定位和職能,真正意義上找到既叫好又叫座的新標準、新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