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能650D已經上市熱賣多時,索尼的A57也憑著高性價比掃蕩著中低級入門單反市場,但尼康與之相對的D5100卻已經頗為老舊,接替的機型遲遲未見。終于,尼康發布了D5200,配置上非常有針對性,2410萬像素APS-C CMOS、39點AF系統、5fps連拍、3英寸旋轉屏,加上一眾頗為豐富的功能,尼康D5200甚有秒殺所有入門單反的勢頭。
眾所周知,無反相機整逐步侵占著中低端單反市場,但仍舊有很多“喜歡傳統”的用戶,是比較傾向購買單反相機的,當中中低級入門單反的需求仍然旺盛,畢竟這一級別的單反套機,價格也正好切合了大部分買家的心理價位(5000元)。
尼康D5200
作為很多單反用戶的第一部機身,中低級入門單反必須面面俱到。而面對各個對手之間的白熱化競爭,不少新款機型都不惜運用上之前只存在于中級單反機身上的功能或部件,最明顯的就是這次的主角尼康D5200,對焦系統使用上同門D7000、D600所用的Multi-CAM 4800(具備39個對焦點的AF系統),測光系統也是用上D7000、D600所使用的2016像素RGB傳感器(具備場景識別功能等等先進特性)。
尼康D5200
同時,D5200也是尼康第二款配備2410萬像素APS-C CMOS傳感器的機型。當第一款用上如此高密度傳感器的D3200發布時,大家都一片嘩然,但現在已經沒有人再對尼康這樣的做法感到任何不妥了,反而覺得,D7000的后續機型也一定會用上2410萬像素CMOS。
尼康D5200
可以夸張地說,尼康D5200是一個入門級機身外殼,里面卻塞了中級單反的“芯”,各項配置是值得大家期待的。而在機身外面,各項細節也變得越來越成熟,在更高級的D7000以及更低級的D3200之間,“活出了自己獨有的個性”。
尼康D5200
盡管沒有肩屏、沒有機身馬達,但尼康D5200沒有因此而對機身操控定位有降低,眾多的快捷鍵讓機身操控感不錯,圍繞快門和模式轉盤之間,竟然有多達4個按鍵以及一個撥桿。不過比較可惜的是,這些快捷鍵基本上都不能自定義功能。
尼康D5200
機身的握持感覺也算不錯,下文會有更詳細的介紹。
尼康D5200
比較讓人驚喜的是,尼康D5200機身線條感覺甚有旗艦機型D4的風格,尤其是從機頂軍艦部一直延伸到機身側面的弧線,以及機身各處的棱線,如果只看上圖的左上角,真的與D4有幾分相似。
尼康D5200
可以看出,為尼康D5200打造外觀的設計師,刻意在原本圓弧的機身上創造出不少棱線,讓機身平添幾分專業感覺,可能這也可以與D3200拉開一點風格上的距離吧。順帶一提,D5200跟D3200一樣,同樣提供黑、紅、棕三種機身顏色可供選擇,個人覺得棕色的感覺不錯。
尼康D5200
作為尼康D5K系列的第三款機型,D5200已經升級到一個全新的高度,但整體表現是不是真的能“秒掉”同級的競爭對手,還是需要進行實際測試分析的,下文將會一一為大家揭曉。
心急的朋友不妨先點擊進入尼康D5200評測樣張庫,里面除了搭配套機鏡頭所拍攝的樣張,還有搭配AF-S 35mm f/1.4G頂級定焦鏡頭以及AF-S DX 18-300mm f/3.5-5.6G ED VR超級大變焦鏡頭所拍攝的樣張。
●尼康D5200機身細節
尼康D5200
尼康D5K系列一向都有配備旋轉屏,從剛開始的D5000,采用轉軸位于機身底邊的設計,再到D5100采用轉軸位于機身左邊的設計,現在旋轉屏的結構基本上已經成了穩定的模式。畢竟以長期實際使用的經驗來看,旋轉屏的轉軸位于機身左邊,是較為合理和便于使用的。
D5200的旋轉屏其實并沒有明顯的升級,依然維持3英寸、92萬點的規格,沒有采用佳能650D那種既可旋轉、又可觸摸的設計(單反用觸摸屏,大家的意見比較兩極化)。
尼康D5200
尼康D5200的光學取景器也沒有變化,依然維持95%視野率、0.78x放大倍率。不過39點AF系統的加入,讓大部分的取景畫面都能有AF點的覆蓋。關于Multi-CAM 4800對焦系統,相信大家都已經很熟悉了,39個AF點當中,有9個是十字型的,并且提供了四種不同的對焦區域:單點自動對焦、動態區域自動對焦(9點、21點和39點)、3D追蹤、自動區域自動對焦。加上利用2016像素RGB感應器的場景識別系統,D5200在3D追蹤中展示更好的主體追蹤性能以及自動區域自動對焦中更好的主體識別性能。
尼康D5200
尼康終于開始注重單發機身視頻拍攝時,機身內置麥克風的拾音問題,在D5200的機頂、靠近熱靴前部配置了雙聲道立體聲麥克風。不過很可惜的是,在實際視頻拍攝時,這個麥克風仍然會把超聲波對焦馬達的聲音收錄下來(下文的實拍視頻部分,有原始視頻文件可供下載)。
尼康D5200
尼康D5200內置閃光燈功能一般,對手佳能650D提供了內閃無線TTL引閃功能,而尼康一直以“用戶沒有這個需求”為理由(之前專訪得到的回復),沒有在D5K及以下的機型上配備這個功能。個人感覺尼康需要在這一方面好好考慮一下了。
尼康D5200
D5200機身頂部右側集中了大部分操作按鍵和撥輪,這里也可以看到模式轉盤的項目非常多,旁邊的驅動模式快捷鍵是新增的。
尼康D5200
為了應付39個AF點的選擇操作,十字鍵也從D5100的四向變成八向,可以更快速地選定對焦點。
尼康D5200
雖然D5200的機身小,但并沒有放棄對于握持手感的追求。手柄前端有很大的弧度,整個手柄勉強能放下我右手全部手持(尾指較為勉強)。
尼康D5200
右手拇指的停靠位置,外翹的弧度變得更大,加上防滑橡膠,握持時的穩定性比較理想。
尼康D5200
尼康著重強調了D5200通過電路優化,在原本的EN-EL14電池上,實現了500張拍攝的續航能力(CIPA標準)。對于這樣的機身來說,表現已屬不錯。
尼康D5200
D5100原本就支持SDXC格式的存儲卡,現在D5200新增支持UHS-I規格的存儲卡,讀寫性能可達95MB/s(理論值)。
尼康D5200
接口方面,D5200沒有太大變化,依然支持外接麥克風。另外D5200還支持與D3200同時發布的WU-1a無線移動適配器,利用WiFi與手持設備進行照片傳輸、遙控取景拍攝等等操作。與D5200一同發布的還有新款遙控快門——WR-R10/WR-T10。
WR-R10/WR-T10無線遙控裝置擴大了遠程控制的靈活性。與以往使用紅外線的遙控器不同,即使路中有障礙(如樹木),也可釋放快門。WR-R10與WR-T10組合的通訊距離約20米(66英寸)。您可利用WR-T10作為發射器,通過連接WR-R10控制單個或多個照相機。憑借WR-R10/WR-T10,您可享受不同的拍攝,如不同相機安裝不同鏡頭、改變各相機的角度或同步拍攝靜態影像和動畫。
●尼康D5200基礎性能測試
1、不同ISO噪點對比測試
這是很常規的項目了,測試時尼康D5200設定如下:最優JPG格式直出、搭配18-55mmVR鏡頭(@f/8)、標準高ISO降噪、開啟長時間曝光降噪、關閉動態D-lighting、開啟自動失真控制、標準優化校準。
開始分析之前,可以很肯定地說,使用了2410萬像素APS-C CMOS傳感器的D5200,在高ISO噪點表現上一定會遜色于使用1620萬像素APS-C CMOS傳感器的D5100,因為像素密度相差太大了。
在標準降噪下,D5200可以在ISO 1600之下維持不錯的畫面純凈度,這對于2410萬像素來說已經很理想了。從ISO 3200開始,畫面噪點(主要為灰點)明顯影響到畫面質感,ISO 6400時畫面出現一點破碎模糊感覺,應該就是降噪功能的效果了。
ISO 12800和ISO 25600屬于擴展感光度,表現出來的效果自然沒有太大的參考價值。
尼康D5200在高ISO的表現只屬中規中矩,要與1600萬級別的APS-C傳感器相比較,還是有點距離,拍攝時ISO控制在3200以內會較為明智。
2、不同白平衡準確度測試
尼康D5200不同白平衡模式準確度測試 | |
自動白平衡:明顯偏暖,與尼康高級機型的表現有較大差距(最近的尼康高級機型在自動白平衡時的表現不錯)。 | |
白熾燈白平衡:稍微好轉,但還是有一點偏暖。 | |
手動白平衡:準確,但設置不夠方便,需要讓白色充滿整個取景畫面。 |
3、屏幕顯示效果測試
尼康D5200的屏幕顯示效果不錯,顏色準確,標準設置下的亮度也較為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