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惑一 兼容性 功率決定
很多朋友都發現,藍光碟機對盤片的兼容性差異很大,尤其是一些非正規渠道的盤片經常出現無法識別的現象。部分老玩家,總結出了兼容性表現為,HTPC、PS3薄版厚、索尼碟機、三星碟機、LG碟機、先鋒碟機、飛利浦碟機、安橋碟機、松下碟機至華錄碟機,一系列排名。這里索尼的碟機兼容性較好,遠好于松下的碟機產品。經過我們實際測試和試用,這個結論在一定意義上是成立的。
談到兼容性,多數朋友都想到了10年以前的光驅讀盤差異;非碟機品牌的光驅,其讀盤能力很霸道,幾乎通吃所有的能支持的盤片。究其原因,是那些非家電的廠商將光頭的激光功率加大所致;這個方法的優點是讀爛盤的效果非常理想,缺點是光驅的壽民大大縮短。現在市場上,那些非主流品牌的DVD碟機,依然采用此方法。
藍光碟機,有排名可以理解,但是PS3理論上索尼的碟機使用的相同設備,難道還會有差異?為啥HTPC,無論采用何家的光驅,讀盤的差異非常小,幾乎通吃所有的盤片?刻錄的電影藍光盤片,HTPC和PS3,同樣可以正常讀取?
藍光標準,若要追溯源頭,松下和先鋒才是真正的制定者,而宣傳聲勢最高的索尼只是后起之秀。出于商業的考慮,索尼在碟機領域實行了較為寬松的政策,在PS3上實行了更為寬松的,甚至可以稱之為沒有規范,更利于搶占市場。很多人抱怨松下和先鋒的碟機不好,兼容性差,這恰恰是一絲不茍的遵循了正規藍光規范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