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技術正在瓦解傳統的購物渠道,并改變著零售商和消費者之間的關系。這將會促進零售技術投資,因為實現全渠道數字營銷解決方案的步伐正在漸漸加緊快。零售商應關注的另一個重要趨勢就是消費者收入的適度增長。消費者可支配收入疲軟會影響消費能力,因而迫使零售商為維持原先銷售量而苦苦競爭。實現頂線增長將變得更為艱難,各類技術將提供營銷機遇,成為實現競爭優勢的主要動力。
消費者收支趨勢
收入,借貸,存款是顧客消費的主要影響因素,其中,對消費影響最大的是收入(表1說明了收入和支出之間的關聯性)。2012年收入增長總體疲軟(除了11月,個人收入高達0.6%,是繼2月份以來最高的時期)。年同比個人收入僅上升4.1%(見表2)。與2011年的5.1%和2010年的3.8%相比,走向不容樂觀。
數據來自圣路易斯聯邦儲備銀行
數據來自富國銀行集團
工資是收入的主要來源,其走向引人關注。2012年11月實際平均時薪與2011年同期相比趨于平穩。2012年11月周薪與2011年相比略有下降。該年工薪增長率為3.7%,2011年為4.0%。
11月的收入增長提升了消費性開支(上升0.4個百分點)。但今年,消費性開支上升3.5%,再次落后于2011年(5%)和2010年(3.8%)。如圖3所示,支出增長的長期變化依舊疲軟。
數據來自圣路易斯聯邦儲備銀行
在導致大蕭條之前的經濟高度增長年中,消費者大量借貸都用于燃料支出,但今天,消費者正在管理他們的債務水平,以更好地體現他們的能力來支持它。如下面表4和表5所示,消費賬單和債務水平都有所減少。
數據來自圣路易斯聯邦儲備銀行
數據來自圣路易斯聯邦儲備銀行
我們認為零售銷售量的增長多來自儲蓄,而非工資增長,并且這不是可持續的。如表6所示,2011年儲蓄率一直在降低(11月是例外),而零售銷售量增長了8.0%(見表7)。
數據來自圣路易斯聯邦儲備銀行
數據來自Haver Analytics
表8說明了儲蓄和零售銷售額之間的逆關系。表中顯示,儲蓄走高(紅線),零售額就走低(藍線)。同樣,當儲蓄走低,零售額就顯示出增長趨勢。
數據來自圣路易斯聯邦儲備銀行
我們認識到在接下來的12到24個月內,消費者收入和支出將可能持續受到抑制,我們要推進這一趨勢,擴大市場份額,零售商應積極進行技術投資。
消費者收支趨勢將推動零售商數字技術投資
人們早就知道這樣一個事實,對IT的投資可以確保競爭優勢。另一方面,這種優勢可能是短暫的,因為競爭對手會采用同樣的技術。久而久之,技術投資成了一種必須,而不僅僅是獲得競爭優勢的手段。這就引發了一個問題,即,出于統一用戶體驗和視圖的目的,實現對全渠道數字營銷技術的投資是否會帶來持續性的經營優勢。顯然多渠道技術是時新技術,很多零售商都在使用并加以密切關注。如下面表9所示,舉個例子,到2015年,15%的受測零售商希望把50%及以上整體數字技術預算花費在全渠道方案上,2012年是3%。
數據來自RIS新聞第六次年度跨渠道技術趨勢研究
全渠道技術投資將會創造可持續零售經營優勢,數字標牌在零售領域的應用就是很好的例子。這并不是因為只有極少數人會采用這種新技術,事實上,如上圖的表9所示,很多零售商都將對此進行投資。比如國內的奧迪中國、雪鐵龍、諾基亞等在其門店搭載星際數字標牌打造互動數字營銷系統獲得了銷售業績提升和品牌美譽度的升華。但和其他許多技術不同的是,要成功地執行全渠道需要有效的營銷分析和實行,因此最后會在獨創性和創造性上分出優劣。比如,有兩個零售商可能會從多個渠道收集數據來實現獨特的客戶視圖,但兩家零售商各自收集的數據最終會如何響應才是創造出特異點和優勢的關鍵。其是否會生成個性化的商業信息?這些信息會被整合到銷售點設備中幫助店內銷售人員為客戶提供最優質的服務嗎?預測分析能帶來通過手機,在線和店內渠道與特定客戶群同步交流的及時商品信息嗎?有一點很清楚,這些技術讓營銷人員與消費者之間有了直接的實時接觸。它的本質是對話,而非技術,從而就能創造出競爭優勢來。
消費者收入增長疲軟的預期將會限制消費性支出。這讓商家從消費者處盈利的戰爭變得更為嚴峻。除了改變消費者購買模式之外,還應讓零售商實行全渠道數字營銷技術,從數字標牌應用中獲得更多實際的利益。和其它許多技術不同的是,全渠道數字投資可帶來長期優勢,因為零售商的營銷技巧將有利于驅動以消費者為中心的解決方案的誕生,從消費者處獲得期望的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