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13年9月以來,智能機頂盒市場空前火爆。已經推出產品,以及有消息要推出先關產品的企業幾乎占據了國內外消費電子,和互聯網行業“第一陣營”巨頭的一半——他們包括,但不限于:蘇寧、華為、三星、索尼、谷歌、樂視、小米、百度、阿里巴巴、天貓、創維、海信、愛奇藝、華數、聯想、TP-LINK、蘋果,以及一票的中小企業(如海美迪、大可樂)……
在消費電子領域,能夠獲得這么多巨頭親睞的產品并不多。那么是什么吸引了這么多巨頭的火力,讓其對一個2012年全年銷量僅以百萬臺計算的行業如此感興趣呢?
客廳娛樂的“微”變化
盒子崛起的背景,無疑就是客廳娛樂的革命。這產革命的細節可以通過如下兩個產品實例窺見一斑。
9月份,創維酷開和阿里巴巴合作,推出了一個系列的酷開阿里電視,并在阿里旗下的天貓商城,以酷開品牌獨家銷售。銷售方式采用互聯網行業特色的成本定價、透明配置和預售為主三大原則。這批電視產品,可以看做是傳統彩電巨頭創維互聯網化轉型的試驗田。不過,酷卡阿里電視的特點,還不僅僅限于特殊的“行業規律的轉變”,更在于產品的一個細節上!
據天貓網站,酷開電視官方信息介紹,酷開電視沒有普通電視機必須具有的“RF端子”,即高頻頭——也就是消費者通常用來連接“電視線”的那個接口。因此,酷開電視必須配備擁有高頻頭的機頂盒才能實現通常的電視功能。在這個意義上講,創維的酷開阿里電視,實際上已經不是電視機,而是一臺具有3D顯示功能、上網功能和智能計算功能的,ARM架構的智能電腦顯示器一體機。
酷開電視的這一特點,體現了該產品完全基于互聯網來實現娛樂體驗的設計初衷。酷開電視已經徹底拋開了所謂的傳統電視概念、功能和應用:他之所以還取名叫做電視,只是為了適應消費者已經形成的命名和分類習慣。
在10月份,樂視上市的新款盒子產品,增強版的T1S則融合了兩個特殊的功能,也是傳統機頂盒沒有的功能:支持PPPoE撥號上網,集成無線AP,支持作為無線路由器使用。這一功能的具備使得消費者購買此款智能機頂盒之后,不再需要購買幾十元甚至一百多元的無線路由器產品。
具有ADSL撥號(PPPoE)和無線路由器功能的盒子還包括網絡設備巨頭TP-LINK推出 TP mini系列機頂盒產品。該系列產品自上市以來一直位于東京商城同類產品的銷售排行前列。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具有無線路由器的全部功能。
以上兩類案例產品都是通常意義上的客廳娛樂產品,一個叫做電視機、另一個叫做機頂盒。但是,兩者加在一起也無法觀看到傳統廣電系統的任何一個信號節目,因為他們都沒與接收廣電信號的高頻頭——取而代之的是,消費者需要通過家庭互聯網,來觀看電視臺的節目,或者網絡視頻內容。
這種完全基于互聯網,而非廣電網絡的客廳娛樂產品和娛樂方式,在北上廣等大城市已經成為了“家庭茶余房后”娛樂的主要方式。2012年基于北京市家庭影音娛樂情況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家庭電視的開機率已經不足3成、超過7成的消費者開始將家庭娛樂的主要信息傳輸方式轉向互聯網。
另一個關鍵數據是,2012年國內市場銷售的5000萬臺彩電中,超過8成具有互聯網娛樂功能。選購具有網絡功能的電視機已經成為基本的“消費共識”。其中,高端的智能電視機的普及率已經在2012年底上升到就接近四成。
家庭娛樂全面向網絡化轉變,是智能機頂盒能夠成為消費電子新熱點的根本原因和動力。基于智能機頂盒產品,搶奪家庭互聯網的入口是巨頭們扎堆進入盒子行業的首要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