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的下一個熱潮
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各種需求不斷的被發現和改善,Yahoo、Google、Youtube,Facebook、Twitter等的出現掀起一次又一次的熱潮。那么下一個熱潮將會是什么呢?
個人認為,下一個熱潮很有可能將會是,在這里想給大家介紹的,最近在世界各地備受關注的增強現實(Augmented Reality)技術。
首先增強現實是什么呢?
關于增強現實有很多種定義方法,我自己的理解是:增強現實是在人們接觸到的真實世界上,疊加虛擬電子信息,對真實世界的信息進行增強或者擴張,幫助利用者們從事各種活動。
為什么說增強現實將會是下一個熱潮
現在的互聯網,信息量非常的巨大,然而人們對這些信息的利用過度依賴于搜索,需要輸入合適的關鍵詞才能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除了搜索之外,有沒有更好的方式呢,能夠讓人們更加便利,隨時隨地的利用互聯網上的信息呢?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交流,現實世界過于生硬,虛擬世界過于遙遠,要真正找到志同道合的知己很難,有沒有介于現實和虛擬之間的一個交流平臺,幫助大家找到更多的好朋友?
每天單調重復的生活,現實世界越來越感覺枯燥,有沒有辦法讓眼前的現實世界變得更加豐富?
利用增強現實技術正好可以解決以上各種問題。一個可以改善和滿足新需求的技術,難道不將會是下一個熱潮?
關于AR的暢想
記得第一次接觸到了增強現實技術時,當時真的是非常激動,因為利用該技術可以實現的應用太多了。
大家眼前所看到的不了解的東西,可以即時的了解到相關的信息,不再需要記住關鍵信息,拿到電腦前去搜索。
在繁雜的地鐵站里,疊加在現實場景之上導向圖標,告訴你應該往哪邊走,就可以到達目的地。
在旅游的時候,可以即時的了解觀光地的解說,歷史,附近的風土人情,旅館和餐廳等等。
戴上AR的眼鏡,人們可以像X戰警里面的那樣,即時看到關于眼前的人的相關情報信息。
當然還有很多可以應用場景,留給大家去想像。
增強現實的歷史
人們對增強現實的研究是從1990年代初期開始,當時需要昂貴的硬件設備。初期主要實現方式采用HMD(Head Mounted Display)。
隨著個人電腦的性能不斷改進,2007年左右AR的概念開始逐漸的在專門的研究者之外流傳開來。
現在小型照相設備的高解析度化,以及各種Sensor的發展,移動設備上也可以實現增強現實。HMD設備的進化,越來越接近實用。
增強現實的適用范圍
增強現實的適用范圍比較廣,目前在醫療,軍事和游戲等領域已經有被使用的實例:
1、互聯網: 將現有互聯網信息附加顯示在現實信息中
2、游戲娛樂:結合于現實的游戲,讓玩家感受更真實
3、醫療:輔助精確的定位手術部位
4、軍事:通過方位識別,獲取所在地的相關地理信息等
5、古跡復原:在文化古跡的遺址上進行虛擬原貌恢復
6、工業:工業設備的相關信息顯示,比如寬度,屬性等
7、電視:在電視畫面上顯示輔助信息
8、旅游:對正在觀看的風景上顯示說明信息
9、建設:將建設規劃效果疊加在真實場景,更加直觀
增強現實的實用例 - Future For The Past
荷蘭首都的考古學博物館Allard Pierson Museum,將iMac作為窗口的增強現實系統MovableScreen,用來展示古羅馬的遺跡。
增強現實的實用例 - The Eye of Judgment
由索尼公司開發的,結合電視和Trading Card的增強現實型PS3游戲。將Trading Card作為標志圖片,識別后顯示相應游戲腳色CG。
游戲網站:http://www.jp.playstation.com/scej/title/eoj/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watch?v=3oGjGlxn0a0
增強現實的實用例 - 自動跳出的電子書
由日本某印刷公司開發的結合AR電子書,攝像頭讀取書上的標志圖片后,在顯示器中顯示相應的3D動畫。
官方網址:http://www.dnp-digi.com/solution/product/experience/04-3.shtml
增強現實的實用例 - BMW的MINI汽車
由德國Metaio公司開發的增強現實型電子雜志,訪問BMW的網站后,將雜志 放在攝像頭面前,MINI車的CG廣告會跳出來。
官方網址:http://www.mini.de/de/de/webcam/index.jsp
增強現實的實用例 - 古代都市"飛鳥"
東京大學大學院情報學環池內研究所正在開發的項目"虛擬飛鳥京",是一個采用增強現實技術的遺址復原項目。
官方網址:http://www.cvl.iis.u-tokyo.ac.jp/research/virtual-asukakyo/
手機上的增強現實實用例 - Layer
由荷蘭的SPRXMobile開發的手機上的增強現實瀏覽器Layer。將選擇的不動產,Wikipedia和Flickr等Layer,結合GPS信息等疊加在攝影圖像上Android程序。
官方網址:?http://layar.com/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watch?v=nkPHDMVxKn0
手機上的增強現實實用例 - 空間透視手機
空間透視手機根據現在地和手機朝向,采用3D立體的方式顯示路標和觀光景點等信息,由日本KDDI公司主導開發。
官方網址:http://www.kddilabs.jp/press/detail_102.html
手機上的增強現實實用例 - Nearest Tube
iPhone 3GS專用的增強現實地下鐵向導程序,App Store上最初的增強現實程序之一,用來向導倫敦等以復雜出名的地下鐵。在攝影圖像上顯示疊加上前方地下鐵車站的信息,如到達車站的距離和路線名等。傾斜之后可以看到更遠的車站的信息。
官方網址:http://www.acrossair.com/apps_nearesttube.htm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watch?v=U2uH-jrsSxs
手機上的增強現實實用例 - SekaiCamera
由日本Tonchidot(頓智?)公司開發的AR應用。能夠在iPhone的攝像頭的影像上疊加顯示用戶提交的評論,圖片和動畫。2009年9月份登陸日本的AppStore,僅4天時間下載量達到10萬次。
官方網址:http://tonchidot.com/
實現增強現實的方式之一 - GPS + Sensor
說明: 通過GPS取得緯度、經度和高度,通過地磁Sensor(電子指南針)取得面向的方向,通過加速度Sensor取得傾斜的角度,然后根據這些位置信息獲取相關信息后疊加顯示。
必須裝置: 攝像頭、顯示屏、GPS、地磁Sensor(電子指南針)、 加速度Sensor
相關項目: PlaceEngine、SekaiCamera、Layer
實現增強現實的方式之一?- 原理簡介
在手機上實現GPS + Sensor方式的原理圖
采用這種方式的增強現實應用,在手機上實現最為合適。因為目前最新的手機比如iPhone 3GS和Anroid上已經具備GPS、地磁Sensor和加速度Sensor這些裝置。再加上3G的普及,無線網絡的速度提升,基本上不會覺得慢。
目前存在GPS精度問題,地磁Sensor容易受到周邊設備(鐵磁器等)的影響。
盡管如此,因為實現簡單,目前已經有相關應用逐步登場,采用該方式的AR將會應該會最先普及。而且準天頂衛星的發射可以將GPS誤差可以減小到1cm,以及將來下一代手機通信規格LTE(3.9G)的下行將達到100Mb/S。
實現AR的方式之二 - Marker識別
說明: 將Marker圖像的信息事先保存,通過圖像識別技術,在當前的圖像中查找識別Marker圖像,然后在Marker圖像上疊加相關信息。
必須裝置: 攝像頭、顯示屏、Marker圖像
相關項目:ARToolKit(開源項目)
ARToolKit網址:http://www.hitl.washington.edu/artoolkit/
實現增強現實的方式之二 - 原理簡介
采用ARToolKit實現的AR程序截圖,黑色的正方形卡片為Marker,顯示在Hiro的Marker之上的是虛擬的CG動畫。
Marker型AR的程序基本流程是:
1、取得攝像頭的圖像
2、Marker的識別
3、Marker的位置和方向檢測
4、在攝像頭的圖像上合成CG動畫然后顯示
實現增強現實的方式之二 - 個人看法
個人看法:該技術目前相對來說比較成熟,其代表作ARToolKit適用方便簡單,而且因為ARToolKit本身開源,容易接觸和研究,已經被多家公司采用。并且同時也被愛好者們在其它平臺上實現,比如Flash版、Android版等。
最大缺點在于需要事先定義Marker圖像。而且程序當中無法獲取Marker圖像以外的信息,功能擴展可能被限制。
適用于游戲,雜志書籍和廣告等,在指定的Marker圖像上合成CG的場合。
實現增強現實的技術之三?- 圖像分析識別
說明: 對攝影圖像進行解析,識別出風景,物體和空間,然后疊加相關信息。
必須裝置: 攝像頭、顯示屏
相關項目:?PTAM(開原項目)、SREngine
PTAM的網址:http://www.robots.ox.ac.uk/~gk/publications.html#2007ISMAR?
實現增強現實的方式之三 - 原理簡介
PTAM全名是Parallel Tracking and Mapping,是于ISMAR 2007上,由英國牛津大學的Georg Klein和David Murray發表的一篇論文。下面是其運行時的截圖。
其主要原理是: 從攝影圖像上捕捉特征點,然后檢測出平面,在檢測出的平面上建立虛擬的3D坐標,然后合成攝影圖像和CG。其中,獨特之處在于,立體平面的檢測和圖像的合成采用并行處理。
實現增強現實的方式之三 - 個人看法
不使用特定的信息,通過對圖像進行解析,在現實圖像上建立虛擬坐標,能夠很自然的合成現實圖像和CG。可以說是AR研究的一個目標。
目前還有很多問題有待解決。 比如需要處理數據量大,平面上的障礙物和垂直面的辨析等問題。 技術難度比較大。
離實際使用水平還有一段距離。
增強現實的市場
AR的市場可以分為特定用途和一般用途。特定用途比如醫療,建設等,面向的是各領域的專家。一般用途比如游戲,向導等,面向的是普通大眾。
一般用途又可以分為面向事物和面向人與人之間。面向事物的AR應用一般是人們有目的的偶爾使用,比如游戲用來娛樂,向導用來幫助自己快速了解一個新的地方。面向人與人之間的增強現實應用一般是人們會每天經常適用,比如結合Twitter、Facebook等社交型應用(SNS)的AR。
從一個大的角度來說,增強現實應用的市場應該大致可以分為這三類:特定用途型,面向事物的一般用途型和面向人與人之間的一般用途型。這三種類型的增強現實應用應該會逐步登場,漸漸融入人們的生活。
增強現實的創業
我想世界上一定有很優秀的項目,但有的項目需要很長時間的研發,或者說投入很大,有的項目在歐美很合適,但不適合中國的文化背景。有的項目創意很新穎,但技術方面過于超前,不切合實際等等。所以最好的項目,不一定是最合適的項目。能在合適的時間,根據財力、物力以及人力找到最合適的項目是關鍵。
增強現實技術雖然是一個很有潛力的投資項目,但也不能盲目的去追逐,需要找到一個合適的切入點。目前中國3G牌照的已經發放,中國移動即將要開始出售的Adnroid系統的OPhone手機,中國聯通引入Apple公司的iPhone,實現GPS+Sensor方式的AR應用基本要素已經完全具備。
如何利用增強現實技術的優點,結合現有互聯網資源,整合或者創造新的應用,發現還未被完全滿足或者嶄新的需求,是問題的關鍵。
增強現實的IDEA之一 - 圖片代替文字自動搜索
使用想象圖是,用戶只需要打開手機的攝像頭照一下某物體,程序從攝像頭獲取的圖像進行分析識別之后展開搜索,然后將搜索結果疊加顯示在圖像上,然后顯示在顯示屏上。
利用該程序,用戶能夠省略打開瀏覽器,輸入關鍵詞,點擊搜索按鈕的步驟,直接通過攝像頭來自動搜索。
該IDEA涉及到技術最主要難點是圖片中物體的識別,一下子實現對任何物體的識別可能有一定難度,我們可以逐步的展開,首先實現對某種類型的物體的識別,比如:書,CD。還可以和Amazon或者當當網合作等。
OpenCV最近發布了2.0版本,最初由Intel公司開發的一個開源項目,該Library主要用來對圖像的分析識別,性能也不錯。
增強現實的IDEA之二 -?人臉識別記憶?
當人的交際網越來越廣,朋友越來越多的時候,難免有所忘記。比如當某天偶然遇到以前見過的朋友時, 一下子卻想不起名字來,或者根本就不記得,那時可能會比較尷尬,也有可能因此而失去這位朋友。
名片夾里名片太多,可能大部分自己都忘了什么時候收到的。對方是誰,長什么樣子等等,都有可能都忘得一干二凈了。
怎么辦呢?硬盤上存儲的東西,可不會這么容易丟。所以,我們可以做這樣一個系統,以人臉為KEY,建立一個電子名片系統,利用HMD(比如:眼鏡)之類的設備來輸入人的臉相,再次遇見對方時,其電子名片會自動顯示在HMD上。
也可以將人們在Twitter上的最新發言,顯示在人們的頭頂上。
增強現實的IDEA之三 -?虛擬和現實之間的溝通交流平臺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隨時隨地都會有很多說話溝通的欲望。
有的人喜歡說說自己對某事物的看法和意見,并且希望得到他人的認可,或者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有的人喜歡表達自己的意見,比如,在某餐館吃完飯,覺得這里味道不錯,想推薦給其他人。
有的人喜歡寫出自己的心情,跟好朋友一起分享喜怒哀樂。
利用增強現實可以建立基于手機,GPS,可以在隨時隨地發表言論,在線的交流,建立朋友關系,自己公開的言論可以顯示在真實的攝像中等。
增強現實的IDEA之四 -?基于AR的GPS向導
現在的GPS向導器,基本上主要是基于地圖來導航。然而對所在地不熟悉的人,有時很難判斷眼前所看到的地方,是否和GPS向導器在地圖上所顯示的地方相吻合。換句話說也就是不夠直觀,大家可能都需要想一下,分辨一下東南西北之后才能看明白。
如果能將向導信息,直接疊加顯示在人們眼前所看到的街道上,一定會更加容易理解。GPS通信方式基本不變,改變數據所顯示的方式。
現在帶有GPS功能的手機越來越多,Android和iPhone 3G S都帶有電子指南針和加速度探測器, GPS相關的應用通過手機應該會很容易普及,而不需要另外花錢購買GPS向導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