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國可以說是全球響當當的制造大國,年產值逾超上百億元,“Made In China”是中國工業的一張名片。但這也從另一面道出了中國企業的生存危機,缺少創造力形成短板,可以說嚴重制約著“由大到強”的發展大計。這也使得近年來國內眾多行業,開始紛紛轉型,實現由“制造”到“創造”。對于現今的國內大屏行業來講,同樣也是如此,如何實現“創造”?成為未來大屏行業內的企業所必須面對的問題。
縱觀我國制造業這些年的成長經歷,就會發現大致是沿著貿易、代工、模仿及授權生產、開發、創新這樣一個順序拾階而上。中國制造業中比較有競爭力的公司,都是按照這樣一個軌跡發展。
當下,大屏行業處于升級的過程中,在這樣一個轉型期,“創新”成為了一個時髦的詞匯,包括投影拼接顯示廠商、平板顯示廠商、拼接融合器研發廠商等,都喜歡說從“制造”到“創造”,喜歡談“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從長遠來看,這無疑是正確的發展方向。但是,創新本身并不是目的。選擇創新的方向以及創新如何與其他產業結合,決定了創新能力在多大程度上提升企業的綜合競爭力。
以液晶拼接為例,從表面上看,液晶拼接的優勢非常明顯,也是很多企業一致認為是未來拼接市場發展的主流技術。但拼縫一直是制約液晶拼接難以逾越的鴻溝,雖然降低到現在的5.5毫米,相比等離子的1-2毫米,DLP 的1毫米拼縫有著一段距離。
所以,液晶拼接一直不能得到高端行業應用的認可,而未來企業要想更好的生存下去,自身的技術創新就更加迫在眉睫。液晶拼接廠商只有緊隨市場需求,加大投入研發出“無縫”液晶拼接,來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行業才能有大的發展。
而隨著大屏幕拼接系統在諸多領域的監控指揮/調度、公共顯示等應用方面發揮出越來越大的價值,以及國家信息化、新型工業化化建設和管理應用水平的不斷提高,未來3-5年,大屏幕拼接市場將繼續保持穩定增長趨勢。
大屏幕拼接產品也已從最開始較為狹窄的專業級、高端的應用(如廣電、電力、電信領域等)已經擴展到今日的覆蓋公共管理、民生、能源、工業、商業、娛樂等幾十個細分應用領域,只要需要超過100英寸的高品質、持續工作的顯示畫面的場所,都是大屏幕拼接產品的舞臺。
應用領域的不斷擴大,差異化的顯示應用需求也將日益廣泛,這就需要行業廠商,包括投影拼接顯示廠商、平板顯示廠商、拼接融合器研發廠商等,必須要擺脫憑借價格優勢來攻占市場的定位,應提升技術、服務、應用、方案,多維度的市場能力,通過技術的創新來贏得市場。
而寧波GQY公司就是其中的典范。經過20年春秋,從之前的默默無聞到成為國內大屏顯示領域的先鋒企業。公司每年堅持將收入的4%投入研發,多少年雷打不動,它已成為GQY公司生存與發展的原動力。GQY創新性地根據市場需求,整合產品,形成包括多種產品的系統解決方案。例如,應急指揮系統產品解決方案涵蓋了前端無線圖傳系統、后端智能錄播系統,大屏幕系統則支持海量的視頻信息輸入,整合前后端形成一整套完善的應急指揮體系,GQY公司已儼然成為中國大屏顯示領域標桿品牌。
如今大屏客戶需求正在不斷變化,那就是現在終端用戶群體更追求日益多元化、綜合化和個性化,大屏行業企業要看到這樣的市場需求的轉變,注意到這一市場特征。企業只有緊隨市場需求,從制造到創造,生產符合市場與客戶需求的產品,才能立足并不斷壯大,整個行業才會有大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