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關于小米電視的傳聞在業界鬧得沸沸揚揚,似乎,除了國內IT企業除了聯想和樂視后,小米也想進軍電視領域了。不過,這一消息卻被小米科技聯合創始人兼副總裁黎萬強所推翻。黎萬強近日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小米沒有這樣的計劃,我看到一堆的諜照,前段時間還在傳我們做手表,在做智能鞋,(小米電視)都是傳言。他還表示,自己看到報道后覺得挺神奇的。
靠手機難以有突破 小米的野心不小
在雷軍和黎萬強共同主導的小米公司,到底是一家什么樣的公司?從表面上看,它是一家手機公司。小米手機一年賣出700多萬臺,銷量達到126億人民幣,與國內任何一家手機廠商相比都毫不遜色。但是,它又推出了機頂盒,現在又在做手表和智能鞋。總體感覺,小米是一個綜合性科技公司,哪些科技產品熱,就會有小米的身影。這次的小米電視真的只是一件鬧劇?
有人可能會贊同這個觀點。因為,小米公司除了賣手機之外,還在發力機頂盒,盡管目前引而不發,但是誰知道接下來一旦政策得以突破。它已經跨界機頂盒,小米的產品跨度讓人摸不著頭腦,那天真的出現小米電視也是可以理解的。不過,關于微博上曝光的"小米電視"的諜照,沒有內部“指示”,那照片就不會被曝光,這時的小米到底想干嘛?
有人說,小米的快速成功離不開安卓,小米的MIUI系統是基于安卓進行深度定制的,基于MIUI小米推出了自家的手機,從系統、軟件到硬件,小米手機做得比較成功。不過,雷軍是一個擁有高度危意識的領導者,面對手機市場的風云變幻,前有蘋果、三星和HTC,后有華為、中興和步步高,甚至連諾基亞或者摩托羅拉都可能隨時給小米手機的來那么一下,這樣的形勢可能讓小米意識到在手機業中微創新是不夠的。
微創新可能拉動不了小米再次突破渴望,那么顛覆現有格局和產品模式可能是一個好選擇。相關業內人士表示,從小米一步步走來可以看出,它的做法是聰明的,讓小米盒子試探市場就能夠體現出來。或者說再大膽的猜想一下小米的未來的發展計劃;小米手機、小米筆記本、小米盒子、小米電視,倘若小米讓娛樂滲透至消費者的每一個角落,那么小米未來的發展絕不是只做手機業務那么簡單。
真推電視機 小米能成功嗎?
早在2012年,小米在完成2.16億美元融資之后,推出了小米盒子,邁出布局客廳娛樂市場的第一步。隨后,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拜訪小米公司,并與小米公司董事長雷軍展開會談,外界紛紛猜測,小米可能會進一步推智能電視。
近日某微友爆料一張47寸小米電視的背殼照,并稱小米在不久會推出電視機,小米電視的尺寸為47英寸,支持1080P,支持WIFI等等,小米電視將會在8月16日發布。一時間各大媒體都爭相報道小米電視。如果消息屬實,那么小米電視會成功嗎?
先來看看小米的自身情況吧,小米2012財年的出貨量為719萬臺,銷售額(含稅)達到126億元。數據顯示,2012年,Android手機在中國大陸銷售有望突破1.57億臺,小米在其中的份額少得可憐;不僅如此,小米的模式已經被整個手機行業大規模的復制,競爭對手變得異常復雜。從目前的市場來看,小米手機已經處于全方位的包圍之中,當年的優勢已經不復存在。現在智能電視那么熱,小米想要加電視領域也不是沒有可能。
雖然其不愿意承認,但事實上小米的競爭力已經大不如前,尋找新的突破口則成為必然的選擇,智能電視毫無疑問成為了最好的選擇。
不過,與手機市場相比,電視領域相對集中,長虹、海信、康佳、TCL銷量都已超過千萬大關,產業集中度和成熟度遠超過手機。和聯想、樂視一樣,小米在渠道、售后服務等各方面均不占優勢,想單純的依靠手機的“低價模式”獲得成功可能沒那么簡單。
相關業內人士表示,聯想很可能購買到夏普在華的面板廠,完成它整個電視產業鏈的垂直布局,而樂視仰仗其大量的版權資源,構筑起了“平臺+終端+內容+應用”的生態系統,又與富士康、高通等企業的合作,已經搶先占據了智能電視的先機。小米電視很可能不是鬧劇,但小米無論在內容還是產業鏈等各方面都相對薄弱,想要推出電視產品進軍電視領域不難,但要在這個舞臺上唱好戲,可能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