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格力、美的相比,海爾的空調業務一直不溫不火,即使在海爾內部,空調業務也無法與強勢的冰洗業務相比。不過,在今年上半年,海爾的空調業務終于“揚眉吐氣”一把,不僅成為毛利率唯一增長的業務板塊,營收更是超過了洗衣機業務,成為主營業務板塊中的亞軍,僅次于冰箱業務營收。
根據青島海爾發布的2013年業績報告顯示,報告期內,海爾空調業務實現營收99.73億元,同比增長8.64%,毛利率為28.34%,同比增加1.10%,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冰箱和洗衣機業務毛利率分別下滑0.91%和0.93%。這與整個空調行業由規模導向轉向利潤導向的戰略轉型密切相關。
上半年,海爾以帝樽系列空調為突破點,實現高端價位段市場份額的提升。中怡康統計數據顯示,2013 年上半年在 8000 元-10,000 元、10,000 元-12,000 元兩個價位段,海爾空調零售額市場份額分別為 20.8%、11.3%,同比提升 5個百分點、5.83 個百分點。冰箱和洗衣機雖然也在進行高端化轉型,但高端市場價位仍低于空調產品,以洗衣機市場為例,上半年滾筒洗衣機4000 元以上價位段就屬于高端市場,而海爾在這一價位段的零售額市場份額為 22.6%。
受行業需求下降的影響,上半年青島海爾多項產品線出現了增速放緩或下滑的態勢,其中,冰箱業務營收同比下降0.97%,洗衣機營收同比微增1.92%,小家電業務營收同比下降13.5%,熱水器業務營收同比增長4.29%,與它們相比,空調業務營收同比8.64%的增長速度,自然成為了上半年業績報告中不可多得的亮點。
然而,這并不能代表海爾空調已經徹底擺脫了短板地位,對內雖然“風光無限”,對外卻依舊挑戰重重。作為白電三大巨頭之一,海爾的空調依然無法與格力、美的相抗衡。三者發布的2013年上半年業績報告顯示,報告期內,格力空調收入為468.2億元,美的空調業務(包括空調配件)收入為352.6億元,均遠遠高于海爾空調業務的99.73億元。
除了規模,在增長幅度上,海爾空調也并不占優勢。今年上半年,格力空調業務營收同比增長9.33%,毛利率同比增長5.64%;美的空調及零部件業務營收同比增長13.83%,毛利率同比增長1.25%,均高于海爾空調營收同比增長8.64%及毛利率同比增長1.10%的幅度。即便是規模稍遜一籌的二線空調企業,競爭力也不容小覷,如,海信科龍,2013年上半年空調業務營收同比增長34.60%,毛利率同比提升2.29%。
今年10月1日起,變頻空調新的能效標準將正式實施,屆時,變頻空調市場的準入門檻將大幅提升,行業洗牌不可避免,留下來的必然是實力雄厚的大廠商。這也就意味著,空調行業將進入名符其實的大牌對決時代,對于這樣一個品牌集中度本身就已經很高的行業,市場拓展必然此消彼長。搭上“巨頭末班車”的海爾空調,既要防止緊隨其后的二線品牌的進攻,又要頂住格力、美的兩大的巨頭的強勢壓迫,加之下半年的空調市場本身就有政策退出的不利影響,市場需求疲軟,海爾空調業務要想保持高速增長并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