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液晶拼接墻的發展歷程中,“拼縫”無疑是貫穿始終的核心元素。因為拼縫過大,液晶拼接墻一直被部分高端應用市場所嫌棄,不過,這也正是液晶大屏企業不斷追求“超窄”的原始驅動力。2009年6.7mm的突破, 2011年5.3mm的流行,2013年4.9mm嶄露頭角,到2014年,液晶拼接拼縫開始向3.5mm時代邁進,今年Infocomm展會上,三星、LG齊力主推3.5mm拼縫的拼接產品就是有力的佐證。
LG 3.5mm的液晶拼接產品展示
Infocomm2014展會上,三星、LG兩大顯示巨頭均將3.5mm的液晶拼接產品作為了展示的重點。從展出的產品來看,二者均將3.5mm拼縫拼接單元的尺寸鎖定在了55寸,與之前的6.7mm、5.3mm甚至去年新推的4.9mm產品相比,不僅在拼縫上跨越了一大步,在尺寸上也有所突破。要知道,在2009年,三星推出的6.7mm產品主打46寸,即便LG于2013年推出的4.9mm產品,尺寸也僅為47寸。“拼縫努力縮小,尺寸努力增大”,已經成為了2014年液晶拼接行業的潮流趨勢。
單就液晶拼接大屏的應用市場開拓而言,這種核心技術上的提升無疑是市場應用進一步深化的強勁推動力。在時下的大屏幕顯示市場,液晶拼接雖然已經成為當之無愧的NO.1,但是,由于拼縫的短板,主力應用依然局限于中低端市場,在高端應用市場,始終無法與DLP拼接相抗衡,如今,3.5mm液晶拼接產品的推出,使得固有短板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彌補,加之其本身固有的安裝靈活、形式多樣等優勢,有望成為突破DLP拼接壟斷市場的“先鋒軍”。
三星 3.5mm的液晶拼接產品展示
立足于整個產業發展,3.5mm拼接產品的推出,會進一步加大液晶拼接廠商之間的等級分化。從技術層面來說,拼縫越小技術門檻越高,相應的,對廠商的研發實力和資金實力要求也就越高,這也就注定了3.5mm拼縫不會是一道“大眾菜”,然而,在巨頭企業的大力推動下,行業用戶眼光已經提高,無法提供滿足市場需求產品的廠商必然會逐漸被邊緣化。
而且,當前的液晶拼接廠商雖然提出了服務為王的理念,但是,技術亮點仍是決定市場定位的關鍵性因素。行業領導型企業在核心的拼縫技術上的迅速提升,會使得行業優勢進一步集中,從而使得液晶拼接行業“強者恒強”的市場格局更加明朗。
當然,諸多的利好并不代表著3.5mm的液晶拼接屏沒有“軟肋”,價格因素就是最為典型的代表。與其他類型的大屏幕產品相比,液晶拼接屏一直以經濟著稱,投入了廠商更多精力的3.5mm產品,應用成本提升是必然,不過,如果超過了大多數行業用戶對“價廉”的承受上限,那么在5.3mm產品已經基本滿足主流應用需求的情況下,3.5mm產品就失去了普及的群眾基礎。同時,在高端市場,3.5mm的拼縫與DLP拼接1mm以下的拼縫仍存在不小的差距,如果失去了價格優勢,很難大范圍取代。“高不成低不就”,被液晶拼接廠商寄予厚望的3.5mm,或許會淪為“打醬油”的角色,“3.5mm時代”最終成為一個“傳說”。
液晶拼接的3.5mm時代是否真的已經來臨?這尚需“后Infocomm”市場的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