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的激光電視已經可以呈現人眼天然觀察模式下的擬生態觀感,即使近距離觀看也不傷眼,這便為超大屏幕進普通客廳掃清了障礙。無論從視距、護眼、節能、色彩表現力方面,激光電視的優勢都相當明顯。今天,小編就將和大家來聊聊激光電視的“秘密”,感興趣的朋友不妨看看。
激光作為現代科技最純凈的光源,在畫質方面,其色彩表達和還原效果是不言而喻的。以炫幕百寸激光電視APUS-20S為例,其色彩表現能力為LED液晶電視的3倍,色域覆蓋率從LED電視的62%提高到90%以上,不僅使畫面視覺更加絢麗真實、層次豐富,同時清晰度也隨著色彩飽和度的提高有較大幅度提升。
什么是激光電視?
通俗的說,激光電視是利用半導體泵浦固態激光工作物質,產生紅、綠、藍三種波長的連續激光作為彩色激光電視的光源,通過電視信號控制三基色激光掃描圖像。其色域覆蓋率理論上可以高達人眼色域范圍的90%以上。這比目前LED電視最高的62%色域覆蓋率又提高了一個檔次。
激光電視最主要的是利用了激光投影顯示技術,激光投影顯示技術是基于三基色激光投影顯示,給電視帶來了畫質的改變,使電視的畫面亮度更高,色彩更鮮艷,顏色更豐富。由于普通電視還會輻射出一些有害射線,而激光電視是由三色直接合成的,所以不會有輻射的問題,更加的健康環保。
激光電視色域覆蓋率的提高,不僅可以使整個電視畫面看起來更加真實、有層次感、通透的感覺,同時畫面的清晰度也會隨著色彩飽和度的提高有較大幅度的提升。
在技術上,激光電視主要是以激光器為主,通過光信號的處理,最終形成圖象。整個過程省去了傳統相關部件間的損耗,節省的成本可以達到30%至40%左右。而這與早期的激光電視,是又有著本質區別。如像索尼、三菱、三星、日立、東芝幾大廠商紛紛為激光電視作過了分析研究,例如:索尼在05年推出了超大屏幕激光電影;三菱在06年推出激光電視樣機;07年索尼也相繼推出55英寸激光電視樣機。它們均屬于背投產品,機身與傳統電視一樣,只是將光源換成激光光源。如今的激光電視是采用了超短焦投影機+屏幕分離技術,而非是與大家所認為的傳統液晶電視。
傳統設計的激光電視在光源和畫面成像上背負了超常規的負荷,嚴重阻礙了其大規模的商業實現。全新的激光電視采用了領先的DLP成像、UST投射和玄烏冷屏反射,一并構成了一套完整的仿生優化顯示系統技術,徹底擺脫傳統電視的熱屏直射顯示和刷新頻閃的觀看方式和困擾,機身也變得小巧精致。近兩年來,市場上出現的激光電視,均采用這一技術。如LG 12年在海外推出的激光電視產品;同時,12年海信也在國外推出了激光電視;14年海信即將在國內推出智能激光電視,并量產。
尺寸越大成本越低?
對于液晶電視而言,超大尺寸的制造是個棘手的問題,從各大家電賣場可看到的超大屏電視并不多見,即使有,價格也比較昂貴。而對于激光電視而言,由于具備方向性高、亮度大等優勢,屏幕可以做大。
80英寸和120英寸,對于激光而言并不是光源輸出瓦數成倍提高,120英寸的激光電視只需要比80英寸的輸出功率提高一些就可以。這意味著,激光電視屏幕越大,每一英寸屏幕單位光源成本反而在下降。
此外,激光電視在超大屏幕制造方面有著先天的優勢。與同尺寸的LED液晶電視比較,激光光源的壽命更長,可以達到10萬小時以上;其耗電量也更低,符合社會節能環保需求。
與LED同為固態光源的激光,生來就有著LED難以比擬的優勢,色彩更鮮明、亮度更高。或許激光電視的普及還需較長的一段時間,但是,當它真正普及時,將會是歷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