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新技術的普及,總是需要一些時間,甚至需要一些契機。2010年南非世界杯首次采用3D技術概念轉播,便帶火了3D電視。而今年國際足聯已經確定,包括決賽在內的3場世界杯關鍵賽事將使用4K技術制播,便是給4K這一顯示技術了一個大放異彩的機會。也無疑是給困惑于缺乏4K電視資源的4K電視制造商們打了一針強心劑。
大多數電視廠商們雖然沒有SONY的豪情,揮灑千金成為巴西世界杯的贊助商之一,但也都不甘示弱,借著巴西世界杯的東風,吹響了4K電視“更上一層樓”的號角。隨著“世界杯促銷季”的持續發酵,4K這一嶄新的顯示標準正在被越來越多的用戶認識和接受,有需求的消費者也開始在為其買單了。
市場研究機構Display search發布的數據顯示,在巴西世界杯的帶動下,全球4K電視出貨量預計將從2013年的160萬臺,增長至2014年的1230萬臺,年增幅超過6倍。
那么4K究竟是個什么樣的概念呢?按照目前流行的說法,4K電視的屏幕的物理分辨率必須要達到3840×2160,是全高清(FHD.1920×1080)的4倍,約是高清(HD.1280×720)的9倍。且還必須要能接收、解碼、顯示相應分辨率視頻信號才行。
在此分辨率下,觀眾將可以看清畫面中的每一個細節,每一個特寫。也就是說,觀看者可以能夠看清足球的運動軌跡和球員帶球小動作了。所以也難怪,自打知道了世界杯將會由4K信號的轉播之后,廠商們會拿出這么大的精力和熱情,為用戶推薦自己的4K電視了。
但就跟4K剛剛出現時所面臨的問題一樣,到底什么才是真的4K,成為了業內人士所熱議的話題,也成為了消費者所關心的重要問題。臺灣面板公司群創光電董事長段行建說,如果不是3840*2160 UHD規格就不是“真4K”電視,這個標準不容置疑。
但目前,有消息稱包括小米電視2在內的不少國產4K電視都是采用的RGBW面板技術。這種技術通過采用RGBW模式排列的面板來實現4K分辨率,其實際顯示效果要比真正的4K屏幕差不少。
說到底,RGBW技術其實就是RGB1080p面板的精細版,性能上確實是有所改良。但按照北美、日本等地的4K電視標準,RGBW面板技術的有效色彩和分辨率都達不到4K電視標準。
并且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這兩種面板的電視的終端零售價差不到5%,但成本差卻在一半以上。雖然是個好技術,但是在利益的驅使下,被廠家當成真4K電視來銷售,而兩者的成本卻不是一個檔次。用戶們在選購的時候,一定要擦亮眼睛,多多注意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