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你是一個高端耳機的發燒友,你肯定已經對于耳放非常了解并且已經擁有了幾個。但是對于大部分的耳機使用者來說,耳放仍然是一個較為陌生的概念。現今市場上的耳機放大器從廉價到非常非常的昂貴覆蓋了所有的價格區域,所以說,明白它們的用途以及什么時候需要它們是很重要的。
基本上來說,耳機是一對縮小版的音響,所有的音響都需要一個放大器(AMP),而每一個耳機如果沒有放大器是無法工作的。但是現有能播放音樂的設備都基本擁有一個AMP,不管是智能手機,隨身聽CD機以及每一臺電腦和筆記本。所以,為什么我們仍然需要一臺外置的,獨立的耳機放大器。
事實上,這些內置的耳機放大器已經做了一個很大的妥協,讓它只能在一個限制的空間以及功率下工作。一個獨立的耳放會有更多的空間來收納一個優質的電路以及更強大的電源,這會使設備更好地去控制聲音。對一些耳機來講,強大的功率是非常重要的,放大器需要有足夠的功率才能很好地去控制音樂,不是說要爆掉你的耳朵,而是控制音樂達到峰值時不會產生失真。這會讓你感覺到在大功率放大器下,聲音會變得更整潔也有更好的控制感。但也一定要學會安全的去使用它們,有意識地將音量保持在一個舒適的范圍。
不管怎樣,擁有高品質元件及電源的放大器將會為耳機提供更好的聲音質量,無論在任何的音量級別。要記住,我們之所以考慮到放大器,是因為我們需要在我們的聲音達到峰值時,輸出更加干凈整潔并且沒有失真。這和信號的多與少并無關系,而是有關于聲音的質量。一臺優秀的耳機可以用任何插頭表現出優質的聲音,但是如果沒有配合良好的耳放,再優秀的耳機也發揮不出它的性能。
許多非便攜式的高端耳機靈敏度一般都不是很高,就像很多平板耳機就非常的不靈敏,它們需要幾瓦特的功率來驅動,并且輸出的分貝是高靈敏度入耳式耳機僅需1毫瓦驅動出的分貝。耳機的靈敏度在95dB或是更小的時候擁有一個外置的耳放便成為了非常必要的事情。
另外一點便是耳機的阻抗和耳機放大器輸出阻抗的關系。一般來說,耳機的阻抗應該是放大器輸出阻抗的十倍。這是個挺復雜的課題,但簡單來說,當放大器的輸出阻抗遠遠小于耳機的阻抗時,你將會得到很好的電子阻尼,這讓你的聲音聽起來更加緊湊和整潔。像HD600或HD800這樣阻抗達到300歐姆的高阻抗耳機應該配有較高輸出阻抗的耳放,像變壓器電子管這樣擁有幾十歐姆輸出阻抗的放大器。像 Jerry Harvey JH 13這樣擁有10歐姆阻抗的定制入耳最好配合小于1歐姆輸出阻抗的耳放。
所以說,怎樣來判斷自己的耳機是否需要一個放大器呢?我們要去看的是耳機的一些性能,但最重要的要會觀察耳機的靈敏度和阻抗。
耳機的靈敏度表示在一定的放大器功率下耳機將會放出多大音量。具體來講,在1mW的功率下耳機將會達到多少的分貝等級。一個非常靈敏的耳機的在1mW功率下可以達到100dB(或更多)的靈敏度。入耳式耳機就在這個范圍里,而這些高靈敏度的耳機并不需要專門的耳機放大器來驅動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