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月26日-27日舉行的2015中國文娛創新峰會上,業內人士表示,支撐VR(虛擬現實)技術發展的硬件基本就位,但內容短缺,亟需優質的游戲和影視內容,VR帶來的是跨界融合。在游戲、影視融合的趨勢下,多家上市公司積極探索VR市場。
提供體感交互方式
大朋VR創始人陳朝陽表示,VR技術能夠提供體感交互方式,360度的體驗更符合人的自然需求。
哈曼(中國)專業音視系統事業部肖亮介紹,早在十幾年前,軍事、航天、工業制造領域就開始使用VR技術,如今從專業領域走向生活,“參與感”是吸引消費者關鍵,具體體現在畫面的立體感、清晰度、視點和聽覺的多角度傳遞。很多影院、主題公園通過可穿戴設備等實現了虛擬場景的模擬。目前發展VR的技術支持已準備好,但需要更多的內容和生態。
應用方面,VR技術可以與電商融合,也可以體現在與游戲、影視的融合,當前“VR+”已成為一種趨勢。京東金融孫肇昭表示,公司正在進行跨界探索,未來擬將VR技術應用在電子商務上,給消費者帶來在線立體試穿(用)等全方位體驗,幫助消費者更好地判斷和購買。創領發現CEO符國新認為,VR技術發展將以游戲為切入點,以視頻為爆發點。但在全新技術面前,原本的專業人員也將成為“新手”。
多家上市公司布局
隨著VR行業的快速發展,多家上市公司也在積極布局。
今年4月,天音控股、愛施德、華誼兄弟公告,已參加北京暴風魔鏡科技有限公司的增資擴股計劃,分別持股5%、3%、8%。暴風科技則是暴風魔鏡的大股東,持股比例為31.15%。根據公告,暴風魔鏡于2015年1月成立,主營業務為虛擬現實業務的開發和研究,擁有國內頂尖的虛擬現實技術研發團隊,目前已推出國內第一款頭戴式顯示器設備。而水晶光電控股子公司晶景光電已研發出虛擬現實相關零配件。
川大智勝承擔了多項虛擬現實領域的國家863計劃項目,公司的三維人臉識別和飛行模擬機業務均具廣闊發展前景。公司已于2014年完成了兩臺全新D級飛行模擬機的建設,并于今年2月與民航華東用戶簽訂了飛行模擬培訓協議;在2015英特爾信息技術峰會上推出了首款三維人臉識別產品。
業內人士表示,目前VR體驗升級主要體現在頭盔互動升級上,但頭盔只是第一步,未來會有多維度的用戶體驗成為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