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昨日在美國紐約舉行硬件新品發布會,發布了一系列基于Windows系統的VR頭盔,售價299美元起。該頭盔將與惠普、戴爾、聯想、華碩和宏碁聯合推出,將使用名為“Inside-Out”的位置追蹤技術。
之前該技術已經被應用于售價3000美元的微軟AR系統HoloLens之上。而微軟此次將其用于基于Windows系統的廉價VR頭盔之上,將使其有可能彎道超車Faecbook和谷歌。
對此,MR初創公司Object Theory的聯合創始人Raven Zachary評論,絕大部分消費者首次體驗Windows Holographic將是通過VR,而不是通過HoloLens。
這意味著微軟將從一家聚焦于MR(HoloLens)的公司轉變為一家聚焦于MR和VR(Windows Holographic)的公司。HoloLens將繼續發揮核心作用,但Windows Holographic的內部生態系統要比HoloLens更大,也更多樣化。
無論MR、VR還是AR技術,頭部追蹤都是其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采用了“Inside-Out”技術的VR頭盔設置起來將更為簡單,無論你的頭在什么位置,計算機都必須準確的識別到,這樣才能讓你相信物體是漂浮在半空中,或讓你覺得自己完全身處別處。微軟承諾,他們基于Windows的頭盔將能隨時追蹤到你的位置,并以比現有設備低得多的價格來實現,而且設置起來也更加的容易。
Zachary稱,基于以上優勢,且他們公司已經擁有Windows Holographic的專業知識和認證,所以在可預見的將來,他們不會遷移到其他平臺。
Facebook旗下的Oculus Rift和HTC Vive都有頭部追蹤功能,但他們的系統都是基于“Outside-In”的,也就是說,必須預先在房間內進行安裝和設置,例如在四周天花板上安裝傳感器。如果你想在另外一個房間使用VR系統,將不得不重新安裝傳感器。而微軟的這套VR系統,將不需要這些設置。
3D網頁和VR行業資深人士Mark Pesce表示,這意味著微軟已經將他們為HoloLens而研發的專用集成電路授權給這些PC廠商,讓他們能生產更為廉價和豐富類型的VR設備。微軟的戰略很清晰,低端是運用于Xbox和PC的VR,而高端MR則是HoloLens,他們將在明年發力全平臺,并推動企業級的MR。
Oculus首席技術官約翰·卡馬克(John Carmack)曾于去年9月在Oculus第二次開發者大會上表示,使用于移動VR設備上的“Inside-Out”技術“仍然是一個難題,希望有人能在一年內攻克它”。而僅僅過了六個月,微軟已經用基于HoloLens的方案解決了這個難題。
而在今年的Oculus開發者大會上,Facebook明確提出,Oculus將推出一款配備“Inside-Out”技術的獨立VR頭盔。現在看來,微軟已經搶先一步推出具體產品。
已加入微軟的南加大MR專家Mark Bolas上月曾撰文表示,微軟售價3000美元的HoloLens當中擁有“Inside-Out”追蹤系統,且該系統也可用于其他頭盔,包括VR頭盔。在這方面,估計微軟獲得了Bolas的協助。而通過微軟昨天的發布會,基本上已經可以確定微軟未來的VR發展方向。
展望未來,這些PC廠商有可能與微軟合作制造更小的PC,例如背包PC或口袋PC,讓基于Windows的VR變得便攜。而在這方面,Facebook和HTC的合作伙伴Valve仍落后于微軟。
但微軟在昨日的發布會上并沒有提及他們VR系統的輸入問題。基于微軟將VR系統歸于Windows“附件”而不是獨立的平臺,可能會提供語音輸入的方式。因為手部追蹤的技術要求要高得多,諸如Leap Motion這樣的公司正在研究該領域。
事實上,“Outside-In”追蹤系統兼容更先進的控制方式,如Facebook即將推出的Oculus Touch和Valve近日展示的相關設備。這些控制設備將幫助VR變為獨立的平臺。
當然,在這方面微軟可能也有自己的黑科技,而在微軟發布自己的VR設備輸入方式之前,聚焦于Windows的開發商Object Theory,或許將為輸入推出一種本土解決方案。
Zachary稱,他們已經嘗試通過WiFi的方式將輸入設備聯入HoloLens,并在Unity環境下實時發送X,Y,Z坐標。如果用戶需要精確的手部控制器,他們能夠為其提一種供解決方案,通過自定義代碼的形式運行在智能手機及第三方硬件之上。
但Object Theory還是希望微軟能提供一種通用解決方案,在1-2個月之前,英特爾開發者論壇上曾有一個關于Windows Holographic Shell的概念視頻,在視頻當中展示了一款名為6DOF的控制器,現在仍不知道微軟將自己發布這款產品還是把細節交由第三方硬件合作伙伴來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