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VR/AR技術,有必要先普及一下基礎知識(引用百度百科),如下:
(簡介)虛擬現實技術(VR)豐要包括模擬環境、感知、自然技能和傳感設各等方面。模擬環境是由計算機生成的、實時動態的三維立體逼真圖像。感知是指理想的VR應該具有一切人所具有的感知。除計算機圖形技術所生成的視覺感知外,還有聽覺、觸覺、力覺、運動等感知,甚至還包括嗅覺和味覺等,也稱為多感知。自然技能是指人的頭部轉動,眼睛、手勢、或其他人體行為動作,由計算機來處理與參與者的動作相適應的數據,并對用戶的輸入作出實時響應,并分別反饋到用戶的五官。虛擬現實是多種技術的綜合,包括實時三維計算機動圖形技術,廣角(寬視野)立體顯示技術,對觀察者頭、眼和手的跟蹤技術,以及觸覺/力覺反饋、立體聲、網絡傳輸、語音輸入輸出技術等。
(關鍵技術)在VR系統中,雙目立體視覺起了很大作用。用戶的兩只眼睛看到的不同圖像是分別產生的,顯示在不同的顯示器上。有的系統采用單個顯示器,但用戶帶上特殊的眼鏡后,一只眼睛只能看到奇數幀圖像,另一只眼睛只能看到偶數幀圖像,奇、偶幀之間的不同也就是視差就產生了立體感。用戶(頭、眼)的跟蹤:在人造環境中,每個物體相對于系統的坐標系都有一個位置與姿態,而用戶也是如此。用戶看到的景象是由用戶的位置和頭(眼)的方向來確定的。跟蹤頭部運動的虛擬現實頭套:在傳統的計算機圖形技術中,視場的改變是通過鼠標或鍵盤來實現的,用戶的視覺系統和運動感知系統是分離的,而利用頭部跟蹤來改變圖像的視角,用戶的視覺系統和運動感知系統之間就可以聯系起來,感覺更逼真。另一個優點是,用戶不僅可以通過雙目立體視覺去認識環境,而且可以通過頭部的運動去觀察環境。
【開箱】整體外箱質感、材質都很不錯,符合時尚智能數碼產品的感覺,用圖表達產品的細節最直觀,盡量精簡碼字說明。(拍照技術不行,大家多包涵~~)
以下是VIP卡,據說可優惠購買小黑:
以下是手柄 + GP 7號電池:
以下是手柄操作功能介紹:
【 APP篇 】
安卓手機按說明書掃碼安裝 “靈鏡世界” “靈鏡影院” APP。(下載頁面多次刷新打不開,只能去論壇點版主下載鏈接才成功),頁面簡潔明了,不看說明書很快也能熟悉。相信很多人會有疑問“兩款APP有什么差異,為何不合并?“,試用后我簡單解釋一下:靈鏡世界 主要用于游戲,預留了靈鏡影院的功能入口;靈鏡影院 主要用于看電影和本地視頻。
靈鏡世界 如下:
靈鏡影院 如下:
泡了兩天靈鏡論壇,感覺論壇不夠熱鬧,帖子更新頻率并不高。
順便貼個小白 硬件/軟件更詳細的教程貼:http://bbs.lingvr.com/thread-1175-1-1.html
【 總結篇 】
初步試用完,體驗了游戲、在線電影、本地視頻等功能,真實的反映實際體驗感受如下,優缺點都很明顯:
小白眼鏡 硬件外觀設計不錯,材質、工藝都比較精致,配色也適合年輕人風格。
眼鏡的頭套卡扣不緊,調好了松緊,但很容易松開,勉強能用,建議改善。
眼鏡調節功能必須要說一下:“瞳距調節”很不方便,建議設計在眼鏡外部,撥動滾輪聯動鏡片微調;“焦距調節”調好后,不小心按壓鏡框,力量不大就會造成焦距改變,建議調好后能鎖定焦距,甚至后續新產品開發電動調焦,像相機鏡頭一樣,就完美了,當然成本會增加很多。
眼鏡的兩個鏡片,靠近眼鏡一側,撕掉保護膜很擔心被刮傷和搞臟,建議開發保護蓋,不用時可以蓋回去保護鏡片。
手機厚度不能太厚,最好把手機外殼拿掉,再扣緊,否則很難扣,硬扣的話可能會把壓板搞壞(這是給用戶的建議)
手機中心對準眼鏡中心,在實際使用時,就要看視頻、游戲是否有基準線了,有些是沒有的,像全景視頻,只能大概對準而已。
下載了過山車游戲試玩了一下,心跳感和明顯,但畫質并不好,勉強看吧,期待后續VR內容品質能更細膩。
我的手機MX3、魅藍NOTE2校對陀螺儀后對不準畫面中心,不知道是手機陀螺儀問題還是其他原因?丛诰電影,只有聲音沒有圖像,且會卡頓。論壇版主建議裝個橙子VR,試用一下好多了,但是看全景視頻,中間畫面重疊,無法調節,不知是視頻內容問題還是軟件原因,還有待研究。
我個人對視覺很敏感,很容易暈眩(我看CS畫面超過5分鐘就會反胃不舒服),這次用小白也只能短時間看看,也知道暈眩原因和個人體質很大關系,還是期待畫質、刷新率、視頻內容等方面,后續能更優化完善吧。
大概先總結至此,還有很多細節需要花時間研究,后續再陸續分享更多使用體驗給大家,不知道如何呈現眼鏡看到的真實畫面,不會拍,我再研究一下。
這兩年VR盛行,期待VR的成熟。人生第一次VR產品體驗,獻給了靈鏡,期待靈鏡有更出色的產品上市,支持!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