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好的投影顯示系統,最關鍵的選購點在哪里?很多人會異口同聲的說“好投影機”。但是,大屏君卻要說:“你們都OUT了”。一套好的投影系統,效果的關鍵不是投影機,而是投影屏幕。特別是近年來短焦和抗光幕技術的發展,更是將投影幕的重要性大幅提高。
大屏君先聊一下為何要選短焦幕布、抗光幕,這種高級貨色。
投影顯示的目標是什么?答案非常簡單。即更大的畫面、在有限的空間內更大的畫面。這個有限的空間是多少呢?可能是幾十、幾百平米,也可能是十幾、甚至幾平米。對于一般的消費者,例如家庭用戶、中小企業會議室,后者是常規情況。但是,傳統的投影技術,大畫面與“更長距離”的投影空間共存,客觀上限制了“小客戶”的“大畫面”體驗。
不過,隨著魚眼鏡頭、反射式短焦投影機的大規模出現,量產、普及和價格不斷下降,在一兩米的距離內,體驗百英寸大畫面已經是家常便飯。但是,短焦大畫面不僅是投影機的問題,也是投影幕的“問題”。短焦投影技術改變了投影幕,尤其是幕布邊緣的“投射光線”角度。這一變化,客觀上使得傳統遠距投影幕不能再提供理想的斜視可視角度效果。
正是這種變化,使得市場出現了短焦幕這種新品種的投影幕:對于此技術產品,大屏君有另一個“說法”——進一步提高了可視角度效果和漫散射光學結構設計的投影幕。當然,大屏君也見到過傳統投影幕,換一個名稱、重新包裝一下,當短焦幕賣的現象:如果這種傳統幕布自身可視角度設計非常好,那也可以接受;但是如果這種傳統幕布,自身就是窄可視角產品,當做短焦幕賣可就不地道了。
投影幕布,近年來的第二個科技熱點是“抗光”。為什么要發展抗光幕呢?因為這是在環境光線、非小黑屋模式下,投影顯示系統對比度效果的關鍵所在。在室內照明100流明亮度下,抗光幕可對3000流明投影機投射100英寸畫面時的對比度,提升20-50倍。
這兩年,激光電視的概念比較流行。消費者們對激光電視環境光照效果,與傳統投影系統效果的強烈反差也印象深刻。激光電視的這種效果,甚至成為了推動激光投影技術發展的最關鍵力量之一。
但是,在贊賞激光電視理想效果的時候,很多人都忘記了真正的功臣是誰:不是激光技術,而是那塊抗光幕——正是抗光幕對環境光線的吸收,提高了畫面對比度指標,才有激光電視理想的顯示效果。換句話說,如果消費者購買的不是激光投影機,而是普通投影機,只要有這樣一款抗光幕,其效果也會立竿見影的大為提升。
抗光幕產品的技術主要集中在光學反射結構設計、吸光材料設計和選擇、精密加工技術三個方面。此前,這種屏幕都是外資的天下。近年來本土品牌也接連推出抗光幕產品,并有望持續拉低產品價格。
抗光和短焦,這是投影幕市場現在最流行的技術概念。但是,大屏君特別要提醒:抗光不等于短焦,短焦幕也未必抗光——只有兩個概念都具有的產品,才是今日市場的“大拿”。當然,一款屏幕即能抗光效果好,還是短焦投影幕,其技術難度也會有所增加。
抗光幕和短焦幕的魅力,不僅僅在于針對短焦、激光這類新技術的投影機提升效果,更多的更在于他們改變了投影幕在投影應用系統中的弱勢地位。
傳統的消費習慣是,投影系統首先選定投影機產品;然后根據預算富裕程度選擇何種投影屏幕。這種選擇方法,對于投影機技術不足的時代,自然是正確的。不過,今天投影顯示技術已經處于“技術過剩”狀態之中,投影系統的效果優劣更多的由投影幕來決定了。
什么叫做投影技術的過剩呢?答案的第一方面是亮度。眾所周知,亮度是投影機選擇的第一指標。如果倒退10年,4000流明的投影機都可以稱為工程投影機、是高端品種。但是今天,6000流明已經成為工程機真正的起點。而依賴激光技術,幾乎所有投影廠商都已經突破10000流明以上亮度的產品技術。
投影技術過剩的第二個方面是小型化:堅果可以在很小的微型投影機上實現1080p的分辨率和960流明的亮度,而且還能保持產品價格低廉,以及音效、智能等配置的高檔。這種產品可以做到“小而強”的行業現實,很好的說明了,投影產品技術已經發展到極致階段。而如果只是追求關鍵性能指標,對耗電、外觀、體型、重量不加以選擇,那么70000流明的激光投影,則可以成為投影技術過剩的顯著標志——這類產品目前還找不到稍微有些規模的需求市場。
也許,很多投影人,對投影技術過剩的概念并不同意:因為他們有一個很好的理由,那就是4K。是的,4K時代,投影跟進速度有些慢。但是,首先“真假”4K產品都已經問世,或者說4K不存在“能不能”的問題;其次,即便是4K發展最好的液晶電視市場,例如32英寸產品也沒有升級新技術——32英寸主導的分辨率依然是1366*768。為什么呢?因為足夠用。或者說,投影在商務、教學等領域真的大量需要4K嗎?如果不是,那么只增加很多成本的4K就不會“一統天下”。
所以,大屏君要說:4K不是投影技術的“產業性”瓶頸,幕布才是。假設,將過去5年銷售的投影機(這些產品基本都具有3000流明以上的亮度),都配備抗光幕,那么這些產品的應用效果都能得到大幅提升。
抗光幕技帶給行業的根本變化是,提升了所有投影產品的可能性效果一個數量級以上,并拓展“非小黑屋模式”的更多應用空間;短焦幕帶給行業的根本變化是讓很多原來無法配備投影大屏幕的空間,可以應用投影大屏幕。對此,大屏君的總結是:效果大大提高、市場空間顯著擴大,新投影幕技術將是改變投影產業的決定力量之一。
當然,看好新的投影幕技術,不等于新技術立馬就普及。因為更好的產品就會有更高的價格。一方面,新技術一定會增加產品固有成本;另一方面,新技術產品最開始銷量有限,不能享受“規模成本優勢”,這也會成為售價昂貴的原因之一。
但是,這些問題都會隨著“時間慢慢解決”:規模不斷提升,將是投影幕高端產品逐漸普及的基礎。價格下降、規模增長,這種良性反饋趨勢已經在過去3年展示出來——要知道,3年來高端抗光短焦幕銷量增長了10倍。對此,大屏君要說,快點、慢點不是問題,問題在于幕布引起的投影系統應用變革的大門已經無可非議的打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