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物聯網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工業、交通、物流、安防等領域。隨著物聯網應用的深入及政策的助推,未來中國或成為物聯網時代的最大市場與贏家。
2016年12月29日,世界物聯網大會北京峰會召開,來自美國、俄羅斯、加拿大等10多個國家的近500名代表齊聚一堂。世界物聯網大會執行主席何緒明在會上表示,物聯網將會成為繼農業革命,工業革命,信息化革命之后的又一場革命,稱為智慧革命。
事實上,目前物聯網技術已經在工業、交通、物流、安防等領域得以應用。業內人士表示,隨著更多可穿戴設備、智能傳感器、智能硬件產品的面世,應用最為廣泛的智能交通、智能家居、智能醫療等細分市場將開始快速成長。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研報認為,2017年預計將有更多符合用戶需求的產品以及解決行業痛點的服務出現。
另據摩根士丹利最新調研報告顯示,半導體、互聯網、通信等相關領域的超過100位受訪者認為,2017年物聯網市場將進入成熟期,各類物聯網相關產品將大量上市,將直接帶動物聯網產業的發展。物聯網技術將在越來越多的傳統產業中得以應用,物聯網產業的發展增速將因此從目前的8%左右提速至18%。
在此次峰會上,中國物聯網產業還獲得了不少外國官員和駐華使節的關注。烏拉圭駐華大使在峰會上發表致辭,希望中國在世界物聯網發展規劃進程中發揮作用,促進世界新經濟的發展;巴基斯坦的省長發表視頻致辭,對世界物聯網的發展充滿期待。
另外還有很多海外物聯網專家對中國的物聯網市場信心滿滿,他們認為,物聯網是五大中國國家新興戰略性產業之一,未來中國可能是物聯網時代的最大市場與贏家。根據全球知名研究機構埃森哲最近的一份報告顯示,在中國物聯網對推動行業增長助力明顯:預計到2030年,物聯網可以創造高達1.8萬億美元的GDP累積貢獻值。
為何中國市場備受矚目?其一,國家政策的助推。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以制造見長的國家。2015年,中國政府提出了“中國制造2025”的國家戰略指示,這是第一次正面“對抗”德國的“4.0”計劃和美國的工業互聯網改革。“中國制造2025”計劃的提出對于我國工業和制造業來講,是正式參與全球工業變革的標志。它象征著這個國家正在經歷智能化轉型,從工業3.0時代到工業4.0時代的變革。
其次,物聯網與中國里兩者之間的優勢互補。對于中國而言,要想跟進工業變革的腳步,必須要面對一個課題――物聯網時代,如何處理大量的工業數據。而這正是物聯網的用武之地,因為它提供了一個互補模式:將中國工業革命的剛需和美國大數據管理的實力完美契合。另一方面,物聯網不僅需要各種高精尖技術的結合,還需要硬件支撐,這也是中國制造業的專長。
除了以上兩點外,中國物聯網產業發展也離不開本土企業力量。在中國,許多企業已經開始將物聯網作為發揮硬件和制造實力的新領域。在IT行業,以上優勢有相當體量的用武之地:如在大型金融儲蓄、下一代消費模式和其他創新領域。
招商證券等國內機構研報認為,我國物聯網產業發展潛力巨大,潛在市場規模將在萬億級別。更為重要的是,物聯網產業除了自身發展前景光明外,還能促使現有制造業和服務業產生巨大變革。事實上,目前不少國內企業已經開始積極探索物聯網技術在制造業和服務業中的應用,類似個性化定制生產、精準速遞服務等生產和服務形態,也開始出現。相信,不久的將來,中國物聯網產業將成為一只強有力的力量,成為全球產業發展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