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VR(虛擬現實)和AR(增強現實)技術逐步走向應用,其中手勢識別及頭部追蹤技術顯得尤其重要,直接關乎到VR、AR產品用戶體驗沉浸感的好壞。
uSens凌感科技(以下簡稱“凌感科技”)就是一家專門提供三維人機交互解決方案的科技公司,獨立研發了全球首個基于移動端的手勢識別和頭部位置追蹤技術,讓體驗者可以實現自然交互的體驗。
在今年年初舉辦的美國電子消費展(CES)上,凌感科技宣布與Epson愛普生達成合作,其新款AR眼鏡將支持凌感科技研發的手勢交互技術。目前,凌感科技主要向AR、VR平臺、硬件廠商、內容開發者提供解決方案。凌感科技CTO(首席技術官)費越接受南方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目前的盈利方式主要通過軟件授權與合作伙伴分成,與全球多家知名VR、AR廠商和開發者都在展開合作,美國、韓國和中國是最大市場。
凌感科技領先全球的三維手勢識別技術也受到了資本市場的青睞。2016年6月,凌感科技獲得了復星昆仲、麥星投資以及達晨創投等2000萬美元A輪融資。
南方日報 記者 彭琳 實習生 盧煜璇
美國硅谷創業 北京杭州深圳布點
“讀書的時候,我就一直關注三維交互、計算機技術以及虛擬現實”。在創業之前,費越在Rice University讀空間物理博士學位時,對于三維呈現和交互很有研究。當時研發出了全球第一個Windows上的虛擬三維交互系統軟件Cube,為虛擬現實頭盔準備。費越回憶,當時上傳后被包括諾基亞、蘋果等各大公司和愛好者下載達100多萬次,并直接催生了后來多款流行的操作系統界面及應用。
畢業之后,費越進入了科技公司就職,從事工程類及產品研發,但他對于創業一直很有想法。隨著VR、AR開始在全球范圍普及和應用起,費越創業的激情再次被點燃。
2013年,費越與其夫人何安莉以及物理學家時馳博士在美國硅谷創立了凌感科技,何安莉任CEO,費越任CTO。公司為AR、VR廠商及開發者提供全自然手勢交互以及頭部位置追蹤技術的,致力于提供三維人機交互解決方案。據了解,公司研發團隊80%為技術背景。
與很多科技創業公司一樣,凌感科技在美國和中國同步進行。在硅谷成立不久后,凌感科技就逐步開始在中國設立分公司。
據費越介紹,因為杭州市政府創業政策好,又有科研水準一流的浙江大學作為支撐,凌感科技的第一個公司分部就設在了杭州,主要是尋找技術研發人才。隨后,北京分公司成立,主要擔任前沿技術研究。2015年,公司在深圳設立分公司,看中其珠三角完善供應鏈及電子設計技術。“這樣的布點有利于形成公司全球化的研發視野,我們幾個創始人也時常來往于國內和美國。”
核心技術:三維手勢識別與頭部位置跟蹤
2014年,VR、AR在全球興起,大量創業公司涌入,但研發的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用戶體驗也是褒貶不一。而影響用戶體驗的關鍵就在于交互技術,三維手勢識別和頭部位置跟蹤則是很重要的一環。也就是說,用戶在使用VR、AR產品的時候,電腦系統是否可以檢測到用戶手和頭部在現實中的位置移動,并實時傳輸到虛擬的環境中產生交互。
“凌感科技采用機器學習與計算機視覺技術,實現了全球首個基于移動端的26自由度手勢追蹤”。據費越介紹,這套解決方案極大減少了對游戲手柄或外置攝像頭等外部輸入設備的依賴,融合了自然的三維手勢以及6自由度頭部位置跟蹤,更方便地在移動端AR、VR設備中創造實現自然交互的體驗。
那么,什么是26自由度手勢追蹤和6自由度頭部位置跟蹤?
費越進一步解釋道,人的每只手都有26個自由度的活動范圍,人的頭部有6個自由度的活動范圍,不同組合完成各種動作從而實現對設備的操作。“凌感科技可以將人手的所有動作都識別出來,這就大大解放了人在虛擬空間中的交互限制。更重要的是,凌感科技可以實現兩只手同時識別,而且是識別出真人的手動作,而非輪廓。”
何安莉此前也表示,追蹤技術對于AR、VR體驗至關重要。當AR、VR的顯示技術逐步進入大眾市場,我們希望能夠為AR、VR平臺、硬件廠商,特別是內容開發者,提供更加完美的人機交互解決方案。通過我們的自然手勢及頭部位置追蹤技術,幫助合作伙伴突破在交互層面上遇到的挑戰和障礙。
2016年8月,凌感科技在三維手勢識別基礎上,推出了Fingo模組。費越表示,Fingo集成了26自由度手勢追蹤技術,通過計算機視覺算法,識別手部姿態,從而實現與虛擬空間的交互。
為VR、AR廠商提供人機交互解決方案
在2017年的美國電子消費展上,凌感科技宣布與Epson愛普生達成合作,其新款AR眼鏡將支持凌感科技研發的26自由度手勢交互技術。
按照官網介紹,Epson Moverio BT-300開發者版眼鏡是市場上最輕薄的雙眼透視智能眼鏡。而凌感科技的手勢交互模組Fingo則通過USB與眼鏡連接,可放置在眼鏡的頂端或通過支架固定在設備上,消費者可輕松實現無手柄的自然手勢交互體驗。費越表示,這款AR眼鏡可以在工業生產、無人機操作以及游戲等場景應用,范圍較廣。
與一些競爭對手不同的是,凌感科技主要面向B端市場提供整套人機交互解決方案。在具體商業模式上,凌感科技主要向AR、VR平臺、硬件廠商、內容開發者等提供三種合作方式。一種是對于有技術整合實力的大公司來說,提供純技術許可輸出。第二種是針對VR/AR硬件研發廠商,可以將手勢交互與位置追蹤的模塊作為附件支持。第三種是直接賣模組硬件,現有的已經生產的VR頭盔,如HTC VIVE、三星GearVR等也能通過外置模組硬件達到手勢交互和頭部位置追蹤的效果。
今年年初,凌感科技開放了開發者社區,幫助開發者將其26自由度手勢追蹤技術以及6自由度位置追蹤技術應用到他們的AR、VR項目中。在今年美國電子消費展上,凌感科技還發布了一款全新技術Demo,將其核心技術手勢交互應用于飛鏢游戲中。
“這樣做為了推進VR產業發展。VR硬件和內容廠商,其實就是凌感科技的上下游。只有他們打開市場,凌感科技才能產生更大的收益。”費越表示,盈利方式主要是通過軟件授權與合作伙伴分成,目前與全球多家知名VR、AR廠商和開發者都在展開合作,美國、韓國和中國是最大市場。不過,公司具體的營收情況他沒有透露。
第三方點評
中大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裁鄭貴輝:
手勢識別技術發展前景廣闊
目前,凌感科技在全球已經處于比較領先的地位。在未來的應用方向上,或能利用手勢識別技術在醫療方面做虛擬手術培訓,達到遠程操控。凌感科技針對B端客戶提供標準化及定制化三維人機交互解決方案,提供軟件及硬件模組、技術授權等,而不是直接面對某個細分的領域,凌感科技提供的是一個通用的技術和方法論。
對于發展前景,技術的先進性,資本的實力以及品牌力是核心,也是獲得B端客戶青睞的前提。目前國內一般性企業是從具有針對性和轉化性強的細分領域去布局。凌感科技從長遠的戰略布局上,能否堅持下去需要考驗團隊的資本實力以及技術的進化能力。如果僅做技術的提供方變現會存在困難。然而目前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技術價格也會快速更迭,未來的發展前景仍然廣闊。業內有聲音疑惑目前市面上AR、VR產品同質化嚴重,技術參差不齊,對于整體行業的信譽產生較大影響,沖擊初創型企業。
鄭貴輝表示,目前AR、VR產品在應用方向上還未成熟,還停留在實驗的階段,沒有形成規模。未來AR、VR會成為人們生活中常見的一款工具,應用領域可挖掘空間還很大,凌感科技是核心技術的輸出,發展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