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小間距LED顯示屏產業又度過了一個“豐收年”。但是,對比此前三年連續翻番的增長,市場增幅已經下降過半。小間距LED顯示行業正在從爆發增長向“穩健”發展轉變。這一大格局下,2018年的行業競爭必然更為激烈,市場挑戰必然更為巨大。
1. COB大勢漸起,主流支持是否來到
2017年,COB封裝技術的小間距產品進入“2.0時代”。作為第二代小間距LED屏技術,COB的“效果優勢”逐漸向“市場優勢轉化”。數據表明,2017年,COB小間距led屏的銷量增幅超過200%,是整個小間距LED市場增幅的近4倍。
高速的增長,包括市場份額、參與企業數量、市場供給類型等的持續增加,都說明COB小間距是LED室內顯示的“未來選手”。對此,2018年幾乎可以板上釘釘的說,COB一定更好。預計,2018年COB產品將會以超過15%的市場占比,成為小間距LED產業中真正的“主流”之一。
在高速增長的背景下,2018年COB小間距LED的支持品牌格局也將出現新的變化:例如,雷曼股份已經給出2018年上半年COB小間距三代產品供貨的消息。另有消息稱,行業龍頭利亞德也有意開發MINI-LED技術的小間距LED產品——這種產品也會是COB封裝的。利亞德的核心上游供應商億光已經明確2018年進入MINI-LED產業市場,推出基于這一技術的液晶背光系統。
即,COB小間距led顯示屏在2018年的市場格局可能與2017年比發生根本變化:更多市場主流品牌、傳統LED巨頭即將加盟——這會改變以往COB小間距LED屏市場以“原有DLP拼接大屏企業”和“比較新興的創業品牌、彎道超車品牌”為主導的格局。這種變化對于2018年小間距LED產品中COB技術市場占比的提升將有巨大促進作用。
當然,最終主導一個產品市場占比的核心因素還是“成本”。COB小間距LED產品發展晚于表貼產品的重要原因就在于COB技術暫時成本較高。
COB小間距LED目前主要應用于“高端室內指揮調度”系統。這個細分市場的規模并不是很大,且有傳統DLP拼接墻技術方案占據主流市場。但是,這一市場也具有“業主不差錢”、“毛利率行業最高”的特點。行業內亦有威創等為代表的傳統DLP拼接企業對COB技術小間距LED產品的“友好態度”。2017年底,國內DLP拼接市場的另一家公司GQY也有消息稱將收購一個家LED屏廠商,加強LED屏在指揮調度中心市場的布局。
研究認為,在COB小間距LED屏產品總體應用規模偏小的背景下,在高端市場加持之下,高價格對其成長性的影響未必顯著。尤其是對于傳統LED屏企業,能否進軍指揮調度中心市場,COB技術是一個“關鍵鑰匙”。在小間距LED屏整體市場成長逐年放緩的大背景下,更多的品牌對高端指揮調度中心市場“垂涎三尺”。這必然促進更多品牌進入COB技術領域,也進入高端指揮調度中心市場。COB類型產品規模的增加,也必然有助于這一技術的產品成本下降,并打開更多的應用市場。進而整個產業形成“參與品牌增加”、“成本下降”、“市場增長”三者之間的良性循環。
總之,COB大勢已經非常清晰。雖然2018年這一技術還不會是“占主導”的霸主,但是卻足以確立“皇太子”的地位。業內預計。2020年前后,COB產品在小間距LED市場的占比將超過半數,實現“正式登基繼位”。在“COB就是未來”的技術路線邏輯下,2018年COB供給規模、參與品牌數量的大幅增長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