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萬就業,2億人生活會改變——這可是國家級大事件。但是,這件事情的發生卻只與一款小小的科技產品有關系。最近大屏君已經看到這款產品在麥當勞“用的”很不錯。
麥當勞的神器:點餐員少了一半到三分之二
上周末的事情,大屏君去吃了次麥當勞——很不常吃的——遂有了一個發現:午餐時間,這家門店只有一個點餐員在工作,且還非常輕松、沒有排隊現象。
取代點餐員工作的是兩套雙面的自主觸摸智能點餐機(四臺機器)。在大屏君啃薯條的40分鐘內,超過三分之二的顧客選擇了使用點餐機自助點餐,并支付。
這種點餐機有大屏幕顯示、很流暢的程序速度、大屏幕觸摸屏,支持微信和支付寶掃碼支付以及銀行卡自助刷卡支付,自主打印點餐和支付憑條。基于現場,這家店的店長在做點餐機的“使用引導”,大屏君判斷,該設備應該“上任不久”。
對于很多人,這也許就是一個很小的“改變”:多了幾個設備、少了幾個人員。但是,類似的“手機支付+憑條打印+大屏顯示+觸摸操控”的“數字告示”設備,可不是僅僅麥當勞“可用”。在需要售票的地方、在任何自助化的餐廳、在超市化的小百貨或者服裝店……等等場所,這類數字告示標牌都大有可為。
即便僅僅是麥當勞、肯德基兩家洋快餐,三四千家店面,按照節省半數點餐員計算,也至少有2-3萬個飯碗會“被搶”。
數字告示大進擊,這次玩真的
數字告示進軍“零售”“餐飲”,這可是這個行業“自古以來”的大話題。但是也曾經是“最失敗”的話題。
筆者還記得09年,數家美籍數字告示企業,信誓旦旦的說:餐飲、零售,這是中國數字告示領域一個數百億級別的大市場。但是后來的真實表現,讓這些企業在2012年幾乎全部鎩羽而歸:為什么呢?
大屏君認為至少有三個很重要的原因:第一,產品比較貴。可對比的是2009年到2017年,無論是等性能的CPU、內存、液晶顯示屏、大尺寸觸摸屏,還是液晶LED光源的價格都要下降六成到七八成,甚至更多。
第二個原因,用數字告示的目的是“節約人力成本”和“提高效率”。2009-2012年,國內的人力成本還算低廉,北京上海的生活成本開支亦沒有今日之高;同時,那時候移動支付還沒有出現,數字告示“難以和支付整合”,在支付端還是需要人工——例如,麥當勞的點餐員,最核心的工作其實是“收錢”。這就使得,那時候數字告示的兩個目的,在國內市場都無法實現(美國市場,那種人工成本極高的市場,數字告示的意義還要好一些)。
第三個原因,“觸摸智能”的用戶習慣尚未形成。目前以手機為代表,ARM 架構下智能設備、APP功能的應用“爐火純青”。中國至少7億人口,具有對這種應用的高度認可和熟練性。這個“用戶習慣培養”主要是2014年之后的事情。
正是以上這些變化,讓昔日只能是理想的“零售”和“餐飲”數字告示系統,今天會變成“市場寵兒”。智能應用的軟硬件的成熟和成本下滑、移動支付的高度普及、中國市場中人力成本的持續上漲、不斷進化的消費者習慣正在為此做出充足的準備。
改變未來,小身材大能量,嗨起來
但是,那個身材并不大的數字告示產品真的具有改變未來的力量嗎?對比現在比較火的“數字標牌廣告和信息顯示”市場,餐飲、零售的“進入業務最核心環節”的應用有多大潛能呢?
大屏君上面已經說過,僅僅兩大洋快餐的點餐員,就可能被這種數字告示+移動支付的產品干掉“2-3”萬個工作崗位。且這個趨勢已經得到認可:從已經使用產品的“應用頻率”即可看到。
對此,大屏君曾記得,鐵路總公司推出12306網絡購票的時候,反對聲也是此起彼伏。最為重要的一種聲音是,“很多人,如農民工不會上網”。但是,今天的現實是,會上網、會手機上網、會手機支付的農民工并不少,甚至是農民工的大多數。對此,大屏君要補充一句:專家們不要沒事就瞧不起我們農民工。大家都在與時俱進,世界發展的比那些只是坐在辦公室的專家的腦袋要快得多。
12306的成功,說明智慧化、信息化、自助化的體驗是市場的方向。類似成功的案例還包括電影售票。電影售票員的數量并沒有在最近幾年增加,但是我們的熒幕數卻翻了幾番。當我們的熒幕量基本達到美國總量的時候,我們的售票員規模甚至顯著低于美國——因為我們有更先進的網絡應用體系。
那么,以上的成功為何不能再餐飲、零售業實現呢?尤其是在解決了體驗感、移動支付、比較成本之后,數字告示的零售和餐飲應用,沒有理由不爆發。而零售和餐飲是整個社會“最大的”服務業細分門類。在這個行業引入一種改變既有工作模式和流程的設備,將至少影響1000萬人的就業,其中數百萬個傳統崗位可能會被智能機器所淘汰。同時,對于消費者,僅僅考慮在大中城市的中青年人群,這也將是影響2億人生活的重大變革。
我們要第一!這次還是中國
大屏君認為“麥當勞式”的自助數字告示真的要火,核心理由是“移動支付”真的讓點餐員可以從鈔票中解放出來。同時,自助和大屏,還可以帶來更為豐富的“信息”體驗。這絕對是一個好系統。此外,比較成本、消費者生活與消費習慣等的變化是,大屏君支持這種產品火起來的輔助理由。
但是,對此,很多人會有這樣的問題:六七年前支持數字告示餐飲和娛樂應用的廠商已經“大多應劫、歸于混沌”,且類似產品國外并無成功案例,中國真的可以嗎?
對此,大屏君要說:此一時彼一時——各位上古數字告示企業“應劫”的時候,既沒有手機支付、也沒有大普及的移動網絡、顯示觸控和計算產品的硬件成本高昂,且體驗效果不佳;正是技術進步讓曾經失敗的市場有了新的活力。
同時,在中國“沒有國外先例的事情少嗎”?中國互聯網應用全球領先,這決定了我們不能以“無先例”而“自我微薄”。反而,我們要有“制度自信、理論自信、能力自信”,“萬丈潮頭、敢爭第一”。
總之,那個理想中的“數百億”的數字告示市場真的要來了!在新技術、新體驗、新的成本構成下,“新奇跡”必將發生:1000萬就業,2億人生活會改變,此外還有數百億的財富機會滾滾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