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家庭對大尺寸電視需求日益旺盛,55吋以上的大屏電視已經成為了普通中國家庭的首選,而80吋以上的超大屏電視也早已屢見不鮮,高端用戶更愿意在自己的客廳和私人影音室安放一臺超大屏電視,享受極致的影音體驗,人均看電視的時間也在不斷延長。
消費升級的前提下,百吋激光電視、超大屏液晶電視等產品吸引了眾多用戶眼球,其外觀形態、顯示原理、核心指標、成本價格等皆有不同,如何選購一臺兼顧觀影和健康的電視更需理性消費。就價格來看,激光電視和相近尺寸的液晶電視存在著較大差異,以海信激光電視為例,其100吋4K激光電視產品的市場售價僅相當于相近尺寸液晶電視的八分之一到十分之一,成本價格優勢明顯。究其原因,激光電視的顯示原理有著與液晶電視本質的差別,推動了其成本價格不斷優化。
簡單來說,激光電視技術是基于TI(美國德州儀器)公司開發的數字微鏡元件——DMD(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來完成可視數字信息顯示的技術,需要先把影像信號經過數字處理,然后再通過一系列復雜的鏡片把畫面投射在超大尺寸的畫面上。在發光原理方面,激光電視與傳統電視存在本質上的區別,傳統液晶電視是通過背光源發光,然后液晶分子偏轉實現圖像顯示,而激光電視則是將光投射到屏幕上,并加入了傳統電視顯示技術進行畫面優化,如采用了清晰度增強、3D降噪、MPEG降噪、色彩增強等多種圖像處理技術,支持HDR,清晰呈現每一個圖像細節。除此之外,海信4K激光電視單獨配備了MEMC獨立芯片,讓運動圖像更加流暢。由此看來,激光電視相對于液晶電視電視而言,代表著技術上的優化革命。
正是由于激光電視結合了反射式發光原理和先進的電視優化技術,使其可以不依賴面板便可以達到良好的顯示效果。由于液晶面板價格高昂,一臺液晶電視70%以上的成本都來源于此,尤其是在超大屏電視市場,以65吋為界,液晶面板每增加一吋,成本價值便要成幾何倍數增長,更勿提超大尺寸的液晶面板良品率低、價格持續增長等問題,對于面板的依賴成為了液晶電視大屏化發展掣肘的原因之一。
相比于傳統液晶電視而言,激光電視除了價格優勢之外,核心指標上也有諸多亮點。首先,激光光源的壽命要長得多,壽命有兩萬五千小時,其次是色域廣,海信4K激光電視的色域覆蓋率為116%,核心指標超越液晶電視。更為重要的是,激光電視體積小、顯示尺寸靈活、移動方便等諸多優點都是傳統尺寸液晶電視不可比擬的,更加適用于大畫面的實現。
目前,海信激光電視已經取得320項核心專利技術,激光光學引擎100%自主研發設計,可控成本達到整機的70%。尤其是在今年,憑借激光電視領域的強勢表現,海信在超大屏電視市場已經完美超越了日韓品牌,引導了電視技術革命。據中怡康統計數據顯示,今年4月份,海信激光電視已經占據80吋及以上超大屏電視市場49.5%的市場份額,85+超大屏電視市場的占有率也高達62.1%,迅速推倒了“超大屏電視市場”這一外資品牌的最后一塊壁壘,取得了中國電視廠商前所未有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