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前結束的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上,與會者大都不談移動互聯技術,卻都“跑題”聚焦在人工智能技術上了。可見當前人工智能技術有多火,儼然成為全球關注的風口。
“只要是站在風口上,豬也會飛起來”——中國“雷布斯”的名言很好詮解了中國互聯網產業為何發展如此迅猛。的確,只要站準了風口,不說成就一番驚天偉業,至少能在競爭激烈的當下站穩腳跟。
小間距作為LED顯示屏行業記憶猶新的“風口”,成就了眾多上市公司等先行企業。然則當Micro LED橫空出世,一時風頭無兩時,小間距LED顯示屏的風口就已經退卻了。潮來潮往,原來我們大多數人依然還站立在沙灘上。Micro LED暫時注定是可望而不可及了,那么誰將是LED顯示行業下一個“風口”?誰又將成為佇立在風口的“弄潮兒”呢?
曾經不少企業認為VR/AR將是LED顯示領域的下一個風口,大規模以VR/AR為題材的并購重組成為過去兩年中資本市場持續火熱的話題。但隨著今年VR/AR熱的退潮,我們才發現VR/AR難以承載LED顯示行業的“風口”重任。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曾經我們都在苦苦尋覓“風口”,卻不想“風口”悄然佇立在我們身旁。智能化就是那個苦苦追尋的“風口”。有關LED顯示屏的智能化,說它陌生卻又熟悉,說熟悉卻又陌生。說它熟悉,是因為智能化早已在LED顯示屏領域有所應用,在智能交通情報看板、LED顯示屏故障遠程監控自動報警、LED顯示屏聯播聯控以及VR/AR體感游戲等領域,早已經有了許多成功應用的案例;但說它陌生,卻是因為很少有企業將其當成是一個發展戰略,更多只是定義為產品的功能的優化與附加。企業的產品策略當然無法等同于企業發展戰略了,這也是當前我們行業內大多數企業對待智能化的真實態度。
當我們簡單定義智能化為LED顯示屏產品功能應用后,LED顯示屏的生態圈將會圈定在LED顯示設備的狹窄范疇內,當有新型的顯示設備出現時,其被替代的風險也就油然而生。那么應該如何定義LED顯示屏的智能化呢?
我認為是應該賦與LED顯示屏一定的“意識”,讓LED顯示屏從冷冰冰的工程化硬件產品,變成可與人以及周圍環境交互的“中樞”。結合當前不斷飛速發展的人臉識別、語音識別以及大數據采集等人工智能技術,LED顯示屏完全可以做到這些。若果如此,未來LED顯示屏將構建起一個以LED顯示習為主,集硬件、軟件、場景及終端應用等非常廣闊的周邊生態圈。不僅將重新定義LED顯示行業,還將創造一個更加寵大的LED顯示應用行業來。
當前,在智能化時代開啟以后,在各行各業擁抱智能化的浪潮下,萬物互聯已經成了不可逆轉的趨勢。LED顯示屏以前作為專業化工程產品,以其高大上的形象廣布城市的繁華地段以及地標建筑,在推進智能化方面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智能化浪潮的風口已然形成,LED顯示行業切不可“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