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18年智能微投產業規模沖向230萬臺大關,這個行業的創新方法也在日益豐富。亮度、分辨率等核心指標不斷刷新歷史高度。如堅果X3,作為首個智能微投4K機型當然是新時代機皇。但是,機皇畢竟曲高和寡,更多的創新還是需要集中于“應用場景”,這就衍生出“鏡頭”之變。
微投鏡頭不簡單,創新門道越來越多
投影機的本質是一個“光學放大設備”——即把電子系統呈現的畫面,用鏡頭放大到大屏幕上。這一過程中,一個好的鏡頭也就意味著投影“小身體、大畫面”的絕技所在。
近年來,微投行業分別在:金屬鏡筒、鏡頭保護玻璃、玻璃鏡片、低色散鏡片和非球面鏡片等方面實現了“換代升級”。對比三年前主要的“樹脂定焦”鏡頭產品,金屬鏡筒和玻璃鏡片能夠提升產品的全壽命穩定性、杜絕跑焦虛焦等問題;低色散鏡片和非球面鏡片則能改善大畫面邊緣的色散和畸變,讓整個畫面的清晰水平提升;鏡頭保護玻璃則避免手動開關鏡頭保護罩可能帶來的鏡片劃傷……
但是,以上這些鏡頭設計和用料上的進步,都沒有跳出常規微投產品配備1.2:1定焦鏡頭的“范例”。為什么絕大多數微投會選擇這樣的鏡頭產品呢?答案很簡單:其一是定焦配置,鏡頭結構簡單、成本更低;其二是1.2:1正好對應2.6-3米投射100英寸畫面。而國內居民樓大多數臥室、客廳的,滿足的投影擺放位置,恰是在這個區間之內。
亦,傳統微投焦段的設計,充分考慮了成本和應用場景的配合,可以說是找到了這一產品設計的“黃金點”。但是,隨著微投市場規模的擴大,也出現了更多的“應用場景”變化。后者則推升出鏡頭焦段的創新:
例如,年初上市的天貓魔屏S2采用了1.1:1的投影鏡頭。這個焦段選擇可以讓投射100英寸畫面的距離壓縮到2.38米——比1.2:1的鏡頭少20厘米。通過這20厘米的變化,天貓魔屏S2這款產品顯然更有益于“小臥室”、“學生宿舍”等場景的使用,并在消費者的選購上提供了一個差異化的選擇。
而在今年三季度末,微投行業的老品牌酷樂視亦推出了新的一款“變焦”鏡頭的投影產品:酷樂視S4 Pro。該產品采用1.19---1.51:1投射比焦段的1.3X倍變焦鏡頭。變焦鏡頭的好處自然是可調節范圍更大,但是也擁有鏡頭光衰更高(短焦到長焦端亮度損失5-10%),鏡頭成本更高的劣勢。那么,在變焦鏡頭的優勢劣勢之間,酷樂視S4 Pro的價值點究竟在哪里呢?
酷樂視新一款變焦的“變”與“不變”
熟悉酷樂視微投品牌的消費者都知道,酷樂視S4Pro不是其首款變焦鏡頭微型投影機。已經停產的酷樂視S2變焦版和旗艦版(并非天貓魔屏S2),亦采用過變焦鏡頭產品。
酷樂視S2的變焦鏡頭采用的也是1.3X變焦產品,但是起始焦段是1.3:1的投射比。因此,其投影100英寸的畫面,最少需要2.83米的距離。這對于微投這種,主要面對青年玩家、小空間應用用戶群的消費品而言,并不是一個好消息。這一點也成為酷樂視S2變焦版被一些網友批評的重點“缺陷”之一。對比現在天貓魔屏S2采用的1.1:1的鏡頭,所強調的小空間大畫面概念,更可以知道酷樂視S2變焦版的設計并不是很成功。
不過,變焦能夠擴大場景應用范圍這一點,依然深受很多消費者的“希翼”:所以,現在酷樂視S4 Pro來了——這次酷樂視吸取了此前產品的教訓,酷樂視S4 Pro采用的變焦鏡頭投射比為1.19---1.51:1。這種選擇變化意味著這是一個嶄新設計的新鏡頭。最小1.19:1的投射比,也意味著酷樂視S4 Pro的投影畫面條件范圍完全覆蓋常規微投產品的空間,并額外延伸出30%的可調節空間,這真實現了“應用場景的靈活性”。
對此,酷樂視的官宣也強調S4 Pro在安裝中的靈活性。尤其是對于固定安裝的用戶而言,可以充分照顧“空間美觀”——投影機和屏幕分別貼墻安裝,而無需擔心不能投射完全覆蓋屏幕的大畫面。
酷樂視變焦微投產品從S2時代的最小1.3:1投射比,到S4 Pro的1.19:1,是一個巨大的進步:酷樂視S2變焦時代,產品即要犧牲成本、亮度,也要犧牲小空間應用性,換來一定部署靈活性;S4 Pro時代則不再需要在小空間應用性上對比常規微投做出犧牲,從而實現了變焦鏡頭可用性的提升。
除了鏡頭,酷樂視S4 Pro還有何特點
酷樂視S4 Pro是一款主打差異化鏡頭的產品,但是,作為老牌微投品牌,亦不會僅僅突出這一個“賣點”。酷樂視S4 Pro還有一些顯著的產品優勢。
比如,S4 Pro采用了3G的運行內存、27項畫質增強技術、2英寸的大口徑揚聲器、雙藍牙模塊的藍牙音箱功能、四向40度梯形校正、主動3D快門技術、鋁鎂合金材質的機身和矩形像素的1080p物理分辨率。這些配置都達到或者超過了目前智能投影機的主流水平。
當然,酷樂視S4 Pro也有一些遺憾和不足的地方。主要是2400流明的光源亮度、10.3A的四通道LED光源,比較另一些品牌的16A光源,在亮度表現上要弱一些。尤其是配合變焦鏡頭的亮度損失,更讓其亮度表現只能說是中規中矩。酷樂視自身亦在官宣中使用“70英寸無屏電視”這樣的口號,而非過分強調大尺寸畫面。
整體上,酷樂視S4 Pro是以“特色”和差異化為賣點的產品、變焦鏡頭的配備也許會為一些空間結構特殊的消費者提供難得的選擇。
變焦等鏡頭創新,會成為下一個微投行業熱點嗎
鏡頭對于投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大畫面的魅力主要由亮度和鏡頭來成全。可以說,對于今天的微投產品的應用體驗而言,亮度和分辨率之外的最重要因素就是鏡頭了。
微投的亮度提升,本質依賴于LED光源發光效能的進步。雖然理論上LED光源的亮度水平還可以大幅提升,但是現實中技術何時能突破是一個未知數;同時,微投的亮度也受到“光閥能承受的最大亮度”的束縛——從這個角度看,也許0.47英寸等尺寸以下的微投光閥,亮度很難再1500-2000流明層次上在有突破。
事實上,2017年以來,微投產品更多的新品已經忽視了“亮度升級”——從2015年突破500流明到目前的1200流明上限,微投亮度的提升似乎已經遇到一個階段性的壁壘。
談到亮度技術創新的壁壘問題,分辨率問題何嘗不是同一處境:720p、1080p之后,微投的下一個分辨率應該是4K。然而,小尺寸光閥很難實現低成本、4K和高亮度的兼顧。這使得4K微投沒有更高亮度支撐下的分辨率提升,與體驗價值變化、產品成本變化不成比例。所以,4K微投機皇目前僅有堅果X3一款。
如果亮度和分辨率水平“同質化”,那么鏡頭或許是一個不錯的“創新方向”:這就是酷樂視變焦S4 Pro再戰江湖和天貓魔屏S2短焦產品問世的“市場邏輯”。
從“純市場”角度看,微投銷量節節攀升。2018年甚至全年會有230萬臺以上。如此大的用戶群,很難言一個標準的1.2:1投射比的鏡頭就能全面滿足市場需求。所以,即便不考慮品牌競爭的差異化創新需求,而從消費者角度看微投市場也需要“多幾種鏡頭”可以選擇。站在這樣的邏輯下,有行業人士認為,天貓魔屏S2和酷樂視S4 Pro只是“微投鏡頭之變”的先驅者,而不是終結者。未來或許會有更多品牌嘗試“不一樣的鏡頭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