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西區高新技術企業和金融機構相對集中,商業業態較為聚集,人流車流密集,順理成章成為海淀區建設“城市大腦”安全運行物聯網的首個試點。2018年5月31日,海淀區區委書記于軍帶領區委常委、區委辦主任高念東和副區長梁爽等區委區政府領導一行進行現場視察,競業達副總裁劉春鳳現場匯報產品功能、技術特色及應用場景。
作為海淀區“城市大腦”理念首個落地的項目,中關村西區“城市安全運行物聯網試點項目”將圍繞城市安全運行進行分批建設,一期項目建設包含井蓋智能感知及井下和管廊有毒有害氣體感知設備的安裝運行。目前該項目共部署520個競業達智能傳感器,實現對290個窖井和1.9公里綜合管廊進行實時監測,以保障路面交通安全和有限空間的安全生產。
競業達智能傳感器由競業達研究院自主研發,應用場景為市政各類窖井、綜合管廊,通過城市IOT設備感知井蓋丟失、位移、溢水等狀態變化,以及井下有毒有害氣體、管廊有毒有害氣體及溫濕度等數據變化,通過智慧海淀物聯網管理云平臺,將這些數據進行深度挖掘、分析、運用,為熱力、燃氣、電力、排水、街道等單位提供數據推送查詢服務,并為城市安全管理提供智能實時監測和智能分析預警。
于軍書記指出,物聯網傳感器布設試點工作是落實區委區政府建設海淀“城市大腦”部署的具體舉措,各單位緊密配合,發揮優勢,率先在中關村西區先行先試,在“城市大腦”建設上邁出了扎實步伐,下一步要繼續聚合力量、加強協同,齊心協力推動工作,為“城市大腦”建設添磚加瓦。
海淀將在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將監測面覆蓋到整個中關村西區,增加監測應用場景,適時啟動在曙光街道、上地街道的物聯網建設,升級區級物聯網管理平臺功能,穩步將應用場景拓展到社會、民生等其他領域。作為海淀區城市精細化管理科技聯盟成員之一,競業達將繼續把物聯網、大數據等先進的信息技術與城市精細化管理深入融合,自主創新研發更多產品,為智慧海淀建設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