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屏商顯領域,人們對“護眼”這個屬性的關注度,遠不及分辨率、色彩、操作維護便捷性等屬性,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些關注性能表現的屬性,更容易為產品帶來吸引眼球的賣點,這也是由顯示設備自身的“商品”屬性所決定的。但是,所有商品的使用者都是人,如果不能真切關注使用者的體驗,那么,所有產品研發的初衷似乎就有點背離初心了。
◎青少年近視發生率世界第一
談到電子顯示設備的使用,自然不能回避視力健康的話題。盡管可能存在多種因素的綜合作用,但不難看到,一個整體趨勢是,在電子顯示設備誕生后,人類的視力健康受損率,特別是近視發生率也呈現出上升趨勢。更加糟糕的是,這種趨勢在青少年當中有愈演愈烈的勢頭——
世界衛生組織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我國青少年近視發生率居世界第一。中國近視患者人數達6億之多,約占人口總數的一半。另據《中國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報告》,僅在四年級、八年級學生中,視力不良檢出率就分別達到36.5%和65.3%。數據顯示,我國小學生近視比例為45.7%,初中生近視比例為74.4%,而到了高中,這個數字更是直線上升至83.3%,而大學生近視比例則更是高得驚人,達到了87.7%,而且近視患病率還在逐年增加……
青少年近視問題已經成為我國面臨的重要社會問題。如果青少年近視率不能及時“剎車”,不僅將嚴重影響國民生活品質,更重要的是,在航空、國防、精密儀器制造等領域,未來我國或將出現“無人可用”的危機,給國家安全和發展埋下重大隱患。
◎讓他們擁有一個光明的未來
針對這一問題,習近平總書記連續做出重要指示,要求“全社會都要行動起來,共同呵護好孩子的眼睛,讓他們擁有一個光明的未來。”
為此,教育部聯合國家衛生健康委等有關部門研究制定了《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時方案》(以下簡稱《方案》),不僅明確提出了“到2023年,力爭實現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在2018年的基礎上每年降低0.5個百分點以上,近視高發省份每年降低1個百分點以上。實現全國兒童青少年新發近視率明顯下降,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整體水平顯著提升,6歲兒童近視率控制在3%左右,小學生近視率下降到38%以下,初中生近視率下降到60%以下,高中生近視率下降到70%以下,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達標優秀率達25%以上”的任務要求,同時明確了家庭、學校、醫療衛生機構等各方責任,并決定建立相關考核制度,讓全社會共同行動保護好青少年視力健康有據可依。
◎大屏商顯企業同樣責無旁貸
保護我國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已經成為全社會的共同責任。除了減少課業負擔、增加戶外活動等措施外,還要注意限制和規范電子顯示設備的使用。其中,既包括日常家庭生活中常見的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液晶電視、電腦顯示器等,還包括學校教育中常見的投影(指投影機+幕布)、電子白板(指投影機+平板)、交互式液晶一體機等。
盡管目前沒有直接證據表明,這類教育顯示設備對兒童青少年的近視發生會產生直接的因果關系,但業界公認的是,此類設備如果長時間使用會導致視疲勞,久而久之也會成為青少年視力下降的一個誘因。
但矛盾的是,教育信息化已經成為不可阻擋的發展趨勢,特別是伴隨智慧課堂等項目的推進,電教設備的使用不僅不可避免,而且還有使用時長和頻率逐漸增高的趨勢。在這樣的前提下,要想減輕電子顯示設備對視力的影響,就只能在顯示設備的“護眼”功能上做文章。
所幸,我們并不是“從零起步”,事實上,一些前瞻性的大屏商顯制造商近年來已經開展了相關的研發。其中較有代表性的如環宇藍博旗下的“微距背投”,針對顯示設備影響視力的“罪魁禍首”——藍光進行了一系列優化設計。經權威機構測定,460nm處的藍光輻射強度,被有效抑制到了0.0135W/m2•sr•nm的水平,說得形象一點,甚至比看紙質書籍更加護眼,從而可以有效阻擋藍光對于青少年視力健康的潛在危害。
《方案》的出臺,讓全社會關愛青少年視力健康有據可依,但最終法規的落地實施,還需要家長、學校的共同努力,更加離不開顯示設備制造商的產品研發思路從“商品”回歸到“社會責任承擔者和社會責任落實者”的角色。讓護眼“有計可施”,大屏商顯行業需要馬上行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