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LED技術的不斷發展,更小間距顯示逐漸進入了消費者的視野。MiniLED的誕生繼承了小間距優異的顯示特性以及無縫拼接等優勢,同時開啟P1.0以下LED顯示新時代。目前,MiniLED產業化進程正不斷加速,擴寬了LED顯示更多的應用場景,實現了LED顯示的更多可能。
看好MiniLED顯示技術和產業化前景,除了傳統的LED顯示企業,一批國際巨頭如三星、LG、SONY等紛紛入局,Mini COB(Chip on Board)、IMD(Integrated Matrix Device)、分立器件、GOB等技術路線百花齊放,同場競技。
誰才是Mini LED產業化的最佳技術方案?
答案在于需求的本質,即性能和成本兩個層面均能兼顧。
不難看出,從國星光電去年8月發布的第一款Mini LED IMD-M09T開始,市場便有了明確的答案。IMD-M09T在2018年6月于中美兩地同步首發,正式引領行業邁進P1.0以下Mini LED時代。IMD(Integrated Matrix Device)解決了單顆LED在小間距解決方案中容易受磕碰損壞等應用端難題,并集合了SMD分立器件和COB的優勢,為產業發展指明了方向。 推出以來,迅速獲得產業鏈上下游的主流認可。奧拓、艾比森、聯建、雷迪奧、易事達、彩易達、藍普視訊等主流小間距顯示屏企業均推出IMD的P0.9產品系列;此外,芯片、IC等也開發出相應產品,在國星光電的積極推動下,產業鏈上下游充分聯動,Mini LED產業化進程穩步提速。
IMD-M07:對接液晶點間距,再次印證IMD是產業化的最佳方案
作為Mini LED的領先者,國星光電始終引領著行業前進。近日在美國InfoComm展上,公司正式發布推出第二代Mini LED IMD-M07。IMD-M07是主要面向4K、8K顯示解決方案,其分辨率達136”,可對接液晶的點間距,同時,這也是首款正式對接液晶點間距產品,意味著LED顯示突破界限,正式由“顯示屏”走向“顯示器”,不斷朝向高清、逼真的HDR顯示效果邁進。
IMD-M07封裝器件及模組
國星IMD-M07迭代了新的技術工藝倒裝芯片工藝,需要更高精度的設計、工藝和更高要求的過程管控能力。相對于IMD-M09T的正裝芯片工藝,倒裝工藝無焊線,節省更多空間提升“密封性”和“光學設計”,進一步提高了產品視覺體驗和可靠性的增強,最大程度克服了LED顯示“像素顆粒化”現象。倒裝芯片的高亮特性,為產品外觀對比度提供了更寬的設計空間。結構設計上,傳承了第一代防磕碰、墨色一致性好等一系列優點。值得一提的是,IMD-M07某種意義上已靠近LCD的像素間距,擁有遠超液晶亮度的2至3倍,對比度的上百倍,100%覆蓋色域709等優勢,可滿足更加高清的應用場景和更小的產品尺寸,不斷實現百英寸4K乃至于8K的顯示需求。
由IMD-M07組成的顯示屏
國星IMD-M07的推出,是國星Mini LED一周年的成果見證,也是繼IMD-M09T的又一力作,為未來IMD-M06、IMD-M05及延伸至Micro LED應用做好了技術和市場布局。
2019年,工信部等印發了《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2)》產業指導,表示4K先行,兼顧8K,完善產業生態體系,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作為國內LED封裝龍頭,國星光電定將緊抓機遇,聚焦Mini LED領域,積極探索、研發高精尖顯示技術,聯動上下游企業,推動Mini LED產業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