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底,Mini LED概念進一步加碼:一方面是,蘋果下一代平板會采用Mini LED背光源的消息不脛而走;另一方面,韓國媒體報道三星將依托越南50條Mini LED背光線,在2021年沖刺200萬臺Mini LED背光液晶電視的銷量。
作為消費電子行業(yè)的兩大絕對級巨頭,全面投入Mini LED懷抱,這無疑是行業(yè)巨大的利好。國星光電、利亞德、華燦光電等企業(yè)亦站上了風口。
但是,在市場開始擁抱Mini LED技術的時候,很多消費者卻發(fā)現,彩電等顯示產品領域,似乎擁有兩種完全不同的“Mini LED”技術!
兩種Mini LED顯示技術的出現
例如,關于三星的新聞報道,一方面說三星2021年計劃銷售200萬臺Mini LED背光源的彩電;另一方面卻說三星將推出采用Mini LED技術與QLED轉化膜結合的新型顯示面板!
無獨有偶!TCL華星光電,2019年就展示了TFT玻璃基板驅動Mini LED背光源的星耀屏幕技術;2020年又再次展出了TFT玻璃基板驅動的Mini LED直接顯示拼接大屏產品。群創(chuàng)也在大量投入TV與PC顯示器Mini LED背光產品研發(fā)的同時,展示了采用彩色轉化膜技術的Mini LED新型顯示面板。國內彩電品牌康佳,在推出Mini LED背光液晶電視技術的同時,更是積極投資了Mini LED和micro LED顯示的上中下游技術,推出了Mini LED技術超大屏幕8K電視墻……
無背光更護眼
即便是沒有TV這種大型顯示產品的蘋果公司,也一邊是Mini LED背光源ipad的傳聞,一邊是micro led蘋果智能手表的傳聞。國內中小尺寸顯示面板巨頭,深天馬在推出Mini LED背光源液晶產品技術的同時,也推出了柔性、透明等差異化micro led顯示產品……
因此,可以看到,在顯示產品上的確擁有兩種mini/micro led技術:即一種作為液晶顯示背光源使用的技術,另一種是LED自己獨立成像顯示的屏幕技術。二者顯然不是同一類產品,也必定有著巨大的顯示效果差別。
兩種Mini LED技術“關系”如何
什么是Mini LED背光源電視機技術呢?在很多業(yè)內人士看來,Mini LED技術的背光源,本質差異是HDR性能的支撐能力!
即,傳統(tǒng)的液晶電視LED背光源,多數盡量采用大顆粒LED晶體,實現更少的燈珠、更高的亮度,并降低背光源的復雜性。這樣的背光系統(tǒng)LED燈珠顆粒從側邊背光的32英寸產品的一百顆上下甚至更少,到大尺寸液晶電視的數百顆不等!
但是,HDR時代,要求液晶電視背光源少則四五百的背光分區(qū)、多則支持數千,甚至上萬的背光分區(qū)。顯然,一個背光分區(qū)必然最少要有一顆LED燈珠——為了實現更好的亮度均勻性調節(jié),尤其是在LED燈珠處于“HDR控制下的暗場”工作時的背光均勻調節(jié),則最少一個HDR分區(qū)要有三到四顆直下式燈珠為宜。
因此,HDR時代的液晶背光源LED燈珠數量會“猛增”——考慮到同一尺寸液晶電視無論是否采用HDR技術,所需的背光源最高亮度性能是一定的,在LED燈珠數量猛增的背景下,單個LED燈珠的發(fā)光亮度需求就會顯著下降——因此,大顆粒的LED發(fā)光體,比如1到2毫米的LED顆粒,就變成了50-300微米的Mini LED顆粒。這就是Mini LED背光源的由來。
或者說,不是因為Mini LED的小顆粒技術有多厲害,液晶才采用Mini LED背光源,而是因為液晶要采用高等級HDR技術,所以必須采用Mini LED背光源。
也就是說,對于Mini LED背光的液晶電視而言,HDR性能——是幾百個分區(qū)還是一萬個分區(qū),將是很重要的“技術差異參數”,也是成本差異性所在。同時,Mini LED背光時代,對于高端電視產品背光源系統(tǒng)上的QD色彩改善等技術的需求并沒有變化。
但是,反觀Mini LED顯示屏面板技術,就是一種完全不同的產品思路:Mini LED晶體直接作為顯示的像素點使用,提供成像的基本單位。無論是直接的三元色Mini LED燈珠彩色顯示屏,還是三星、群創(chuàng)展示的藍色Mini LED與彩色化薄膜結合的顯示屏,這種Mini LED晶體顆粒直接用于顯示的產品,實現1080p的顯示效果都至少需要六百多萬個Mini LED燈珠。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數百個HDR分區(qū)的低價格65英寸Mini LED背光LCD電視機,可能僅僅最少需要一兩千個Mini LED背光燈珠而已——即以65英寸顯示產品為例,Mini LED背光源液晶技術最多使用數萬個Mini LED燈珠(最少可能只有千余個);P0.5級別的65英寸Mini LED顯示屏,則是數百萬個Mini LED燈珠。
同等面積的驅動陣列上,數萬個燈珠與數百萬個燈珠的“集成制造”難度和成本顯然不同:不僅如此,Mini LED顯示屏需要每個燈珠按照數百個,乃至千余個灰度等級調節(jié)亮度;液晶背光源的Mini LED燈珠需要的亮度調節(jié)差異可能只有十幾個——即二者的產品控制需求也相差一兩個數量級。
都是采用Mini LED技術,但是背光源和直接顯示屏的技術差異是天壤之別。這也就解釋了眾多業(yè)內企業(yè)為何同時在研發(fā)這兩條技術路線:因為,Mini LED背光源實現相對容易,必然先期普及;Mini LED直接顯示屏則是下一代顯示系統(tǒng)的可能技術路線,現在更多的是做長期戰(zhàn)略布局。
兩條路都要走,市場開啟在即
Mini LED直接顯示屏的技術難度至少是Mini LED背光源液晶產品的百倍以上——但是,這還不是二者最大的“顯示性能差異”:甚至,色彩、亮度、對比度、反應時間等上面,Mini LED直接屏的全面領先都不是其最大“優(yōu)勢”!
采用Mini LED背光源的液晶電視,無論Mini LED背光如何改進都會有兩大問題:第一,無法突破液晶顯示性能上的缺陷,例如拖尾問題;第二,無法改變液晶顯示依賴玻璃基板切割,造成的“大尺寸化”瓶頸。
比較而言,直接的Mini LED顯示屏產品,則從100英寸起步,滿足拼接應用下任意大尺寸顯示產品的應用需求。如果進一步采用LED晶體更小的micro LED顯示技術,LED顯示屏則可以從小到VR近眼顯示大到幾百平方米的巨幕系統(tǒng)都能滿足其應用的差異性。
對于彩電企業(yè)而言,2020年是大尺寸市場的元年。年底國內市場,即2021年元旦春節(jié)購物季,60英寸及其以上產品市場占比可能接近3成;70英寸以上市場實現銷量翻番;同時,商務教育市場更是主要需求86英寸等“最大量產尺寸的液晶產品”……即,大尺寸即是未來,已經成為彩電為代表的顯示企業(yè)的共識。
那么在86英寸之上,用什么技術滿足消費市場的“尺寸升級需求”呢?答案是,Mini LED直接顯示屏產品。三星、華星、LG、群創(chuàng)、京東方,全球液晶彩電面板的五強都已經涉足這類產品的研發(fā)和制造。這充分表明了大尺寸高端顯示上“Mini LED直接顯示屏”接棒“Mini LED背光源大尺寸液晶”的市場結構化趨勢。
即,Mini LED背光和Mini LED直接顯示,更多是應用互補,而非競爭關系。同時,基礎技術上Mini LED背光可視為Mini LED直接顯示的“極簡技術版本”。行業(yè)專家預計,2021年無論是Mini LED背光,還是Mini LED直接屏都會迎來更快的發(fā)展。其中,Mini LED背光電視的全球銷量會在600-800萬臺,國內市場需求可能突破150-200萬臺。Mini LED直接顯示屏也會從“試水”向市場化發(fā)展,形成十萬臺級別的市場。二者結合Mini LED顯示在2021年很可能從2020年的“寥寥無幾”向百億級時代“大踏步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