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格局 顯未來”,這是慧新辰12月4日在深圳召開LCOS芯片發布會的主題,慧新辰的高調亮相能否打破DLP對投影產業芯片供應的“半壟斷”格局,是每個從事投影事業的圈內人所共同關心的話題。
從三駕馬車到一家獨大
提到LCOS,我們不得不從新來認識下投影產業芯片技術的格局。
目前,投影產業主要由DLP、LCD、LCOS三大芯片技術構成,而這三大芯片技術中,DLP為主要代表,主要表現為對比度更高,明暗細節表現豐富,加之成本低、能夠實現小體積高亮度,在投影行業中超過了近七成以上的產品均采用德州儀器的DLP方案;
LCD方案也同樣有著其固有的優勢,例如圖像色彩飽和度好,層次豐富,色彩分離好,重現能力強等,但相對應的劣勢也非常明顯,比如對比度較低,暗部細節所能顯示的能力較弱登,所以基本應用在一些對圖像細節要求不是太高的場景使用,例如商務、教育等場所。隨著近年DLP方案的高度集成與小巧化設計,LCD方案昔日的優勢光彩已基本被掩蓋,目前僅有索尼、愛普生等少數持有專利的品牌在應用,其市場份額被一度吞噬;
LCOS方案,其最大的特色就是能夠實現非常高的解析度,但由于一直難以突破實現對良品率量的把控導致成本無法壓縮,目前有索尼、JVC等部分品牌所推出的奢侈品才使用,幾乎走在了被“淘汰”的邊緣。
由于DLP芯片成本低、在小體積內能實現更高亮度等得天獨厚的先天性優勢,加之消費者對投影產品輕量化與高亮化的需求,讓DLP、LCD與LCOS這投影領域的三大芯片技術慢慢的走向了DLP一家獨大的現有局面。
慧新辰的前世今生
在12月4日前,相信有很多投影從業者甚至都沒有聽過慧新辰這個公司名,而據投影時代網經過多方查詢后得知,慧新辰隸屬于上市公司晨鑫科技的子公司,而ST晨鑫又隸屬鉅成集團旗下。實際上,慧新辰早于2018年4月就已成立,并于成立后的第二年就成功點亮了首顆0.26英寸540P LCOS芯片。
前人挖井十載,后人飲水一瓢。成功點亮首顆0.26英寸540P LCOS芯片之后,慧新辰為何能在短短兩年時間內再次實現突破,成功的將0.26英寸720P LCOS芯片實現量產?
拒查,慧新辰的前身隸屬于長江力偉,而長江力偉則是國內早期從事LCOS芯片研發的企業,早在2011年就建成了國內第一條全球第三條完整的LCOS生產線,并取得了無數榮譽。在建成完整LCOS生產線之后,投入了大量的財力物力以及人力對LCOS的技術及良品率進行攻關。受限于當時市場對LCOS芯片的熱衷度并不高,加之德州儀器對DLP芯片的頻繁更新,最終于2017年申請破產,后被鉅成集團以三百多萬元的超低價將其LCos生產設備并購,同時引進原海思、新思、奧林巴斯、廣景視睿等企業的芯片設計人員和光學從業人員,組成了現在的上;坌鲁。
長江力偉被鉅成集團收購并正式成立慧新辰不到半年時間便恢復產線,并于之后對方宣布成功點亮首顆0.26英寸540P LCOS芯片,不得不讓人感嘆,在資本實力的推動之下,任何技術壁壘都不算“壁壘”。
慧新辰突破的是真壁壘嗎?
從0到99的突破很難,但是想要從99突破到100,確是難上加難。
收購生產線、吸收行業精英、將LCOS光閥實現了量產化,慧新辰在短短兩年內可以說是已經做到了從0到99的突破。但是,回過頭來再看,慧新辰所實現量產的LCOS與目前市面主流的DLP相比,無論是從分辨率還是PPi等各項指標來看,都相差甚遠,更別說與競品旗艦品相對比。所以,慧新辰所突破的壁壘從嚴格意義上來講并不是真正的壁壘,而只是邁入產業門檻的第一步,最終實現從99到100的突破才算得上是真正意義的突破壁壘。
能否改寫投影芯片格局?
技術突破與市場突破是完全兩個不同的概念,但又息息相關。
據相關數據統計,2010年全球投影市場才僅有不到五百萬臺的總銷量,當時國內投影總銷量也僅有不到百萬臺。而2019年僅國內投影市場就突破到400萬臺,全球市場更是達到了驚人的1400多萬臺。隨著數字化建設步伐的加速,未來投影顯示將得以大量應用。
市場的突破必然會帶動產品需求量的飆升,而需求量的飆升也將同時為企業帶來更多的利潤,能讓企業投入更多的財力到研發上,這是產業的閉環,任何企業都難以跳出。
那么,慧新辰在實現了從0到99的跨越,又趕上消費市場需求大漲的便車之后,能否持續對LCOS芯片進行持續跟進,成功改寫當下投影芯片供應商之間的格局。對此,投影時代網必須要為其打上一個問號,因為在當下這個浮夸的年代,有太多的企業都是奔著圈錢在“被迫”做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