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科技創新成就展」展館外,人們排隊參觀高速磁懸浮列車。
近日,北京展覽館舉行的國家“十三五”科技創新成就展成為瑟瑟秋風中格外振奮人心的一道風景線。
本次展覽以“創新驅動發展,邁向科技強國”為主題, 12個展區、1300多件實物、200多件模型、1740余項展項,彰顯著科技改變生活的魅力,也展示著我國科技創新的強勁動力,吸引大量公眾前來參觀。人們還未走進展館,就能在展館前看到我國近期研制成功的、世界首套設計時速達600公里的高速磁浮列車,許多觀眾在車前排起了長隊,爭相進入車廂體驗。
高速磁浮列車是現場最受歡迎的展品之一,參觀觀眾排起了長隊
據了解,這套高速磁浮列車采用了無人駕駛技術,駕駛艙內為乘務員提供了車載三聯屏作為信息交互平臺,供乘務員了解車輛行駛情況。
作為我國自主研發的高速磁浮交通系統,這套展覽中的高速磁懸浮交通系統構建了包含車輛、運控通信等在內的全系統仿真、試驗平臺,搭建了國產化產業鏈,駕駛艙內的三聯屏就采用了柔宇科技自主研發的第三代蟬翼全柔性屏。第三代蟬翼全柔性屏具備輕、薄、柔、艷、可卷曲、可彎折等特性,在不同路段、天氣、光線環境下都能提供清晰、艷麗的畫面,讓駕駛員不會錯過任何關鍵行駛信息。
圖 | 磁浮列車是無人駕駛列車,「未來感」的駕駛艙內實際是乘務員的座位。三聯屏清晰顯示關鍵行駛信息。
同時,車廂客艙內的每一個座椅也均安裝了柔宇科技打造的柔性智能影音系統,滿足高速磁浮軌道交通的各項嚴苛要求和標準,在安全性、可靠性、管理維護、綠色環保方面具備領先優勢。與傳統剛性半導體產品相比,采用柔性電子技術的產品具有更高的韌性,不易碎裂,保障乘客安全,提升出行體驗。
圖 | 所有座椅背后均搭載柔宇柔性智能影音系統
圖 | 柔宇自主研發全柔性屏能夠提供清晰、艷麗的畫面。而且由于輕薄可彎折,相比傳統的頭枕屏,它更加“完美適配”,毫無“鑲嵌感”,與座椅設計融為一體,同時安全性更高,為乘客帶來更好的乘車體驗。
今年是我國“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本次展覽承上啟下,不僅集中展示“十三五”以來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也指引著未來我國科技創新方向。“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到,要把產業高質量發展、現代產業體系建設作為今后制定實施產業政策的核心目標,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實現由“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化作為政策重心。
我國柔性電子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黃維認為,柔性電子、人工智能、材料科學、泛物聯網等8大科技發展方向具有顛覆性意義,這些科技的代際躍遷不斷沖擊技術天花板,加速孕育顛覆性重大技術變革。
其中,柔性電子產業的發展從三個方面順應了國家的戰略需求:一,關鍵材料、加工技術、基礎部件長期被國外壟斷;二、智能化特種裝備關乎我國國土與公共安全;三、“科技創新2030” 提出提升光電子器件及集成技術。所以,未來信息芯片、新型信息裝備、電子器件創新三個層面都需要柔性電子領域的自主創新。
現在,柔宇自主研發超低溫非硅制程集成(ULT-NSSP)技術,開辟了與低溫多晶硅(LTPS)不同的非硅技術路線,打破了外國企業在柔性OLED顯示領域的技術壟斷,并且通過簡化工藝制程,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良率,在技術上實現領先。同時,柔宇科技也在不斷推動柔性電子技術應用落地。目前柔宇開創的折疊屏手機已經推出兩款成熟產品,成為消費者的性價比首選;在深圳商用顯示技術展、博鰲文創周等大型展會、論壇上也經常看到柔宇RoMeeting智能銘牌會議系統的身影,越來越多的柔性電子創新產品正在走進大眾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