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5日,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簡稱“信通院”)在北京舉辦了“2021賦能?質變 數字政府高質量發展論壇”。政、產、學、研各界聚焦政策、技術、應用、標準、發展等核心問題,共議政府數字化轉型之路。
在本次會議上,信通院與華為云簽署了數字政府戰略合作備忘錄,并發布了“數字政府基礎設施成熟度模型”,共同牽引數字政府發展新方向。
戰略合作升級
共領數字政府新趨勢
信通院與華為云在會上簽署了數字政府領域戰略合作備忘錄,信通院云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所長何寶宏與華為中國區副總裁、華為云中國區總裁張修征出席簽署儀式,信通院云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副所長栗蔚、華為云中國區副總裁劉少華代表雙方簽署。
達成數字政府戰略合作后,雙方將聚焦數字政府領域開展全面業務合作,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在政策咨詢、戰略規劃等方面開展聯合研究,共同輸出政府數字化轉型相關白皮書和研究報告。同時,也將圍繞數字政府建設的基礎設施、技術架構、應用成效等方面開展標準化合作,共同參與輸出行業標準,聯合打造政府數字化轉型標桿項目,引導行業健康發展。
基礎設施成熟度模型發布
牽引數字政府加速發展
信通院與華為云在會上共同發布了“數字政府基礎設施成熟度模型”(以下簡稱“模型”),模型由華為云與信通院在參考國內、外關于數字政府和數字化轉型評價研究成果的基礎上聯合開發,為各地數字政府建設的業主單位提供了一套全新的評價基準。
模型從愿景機制、建設模式、服務運營、數據管理、平臺技術、應用生態、價值指標七個視角,結合機制建設與技術發展,全面衡量數字政府基礎設施規劃、建設、應用的成熟度水平。
▲點擊查看高清圖片
模型體現了數字政府基礎設施發展的三大趨勢:
云原生技術的全面采用:政府上云已經從“資源上云”向“應用上云”轉變,各類互聯網化、流量化業務不斷增加,推動數字政府基礎設施采用更加敏捷、彈性、智能的云原生技術。
全棧云建設模式:數字政府基礎設施已經不再只是為政務應用提供基礎資源,而是基于數據的開放和共享,整合IaaS、PaaS各層服務,形成智慧城市一朵云,為政府城市治理決策的精準化、科學化提供技術和資源的支持。
政務應用的有效治理:隨著上云水平的不斷加深,數字政府應用生態逐步形成,數字政府基礎設施需要具備應用開發、運維、運營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和治理能力。
以“數字政府基礎設施成熟度模型”為基礎,信通院牽頭編寫了《數字政府基礎設施水平和運營效果成熟度評價》IOMM-G標準,也在本次會議上同時發布。
10年深耕實踐
助力數字政府創新智變
華為云在全國已落地政務云基地150多個,建設了超過600個項目,為全國政府客戶持續提供全周期、屬地化的服務。據國際權威研究機構IDC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華為云在政務云領域,市場份額連續4年蟬聯國內第一。
得益于過去10年的建設及運營實踐,華為云已累計了豐富的政府數字化經驗,華為云政務云解決方案已經升級為“城市一朵云”,并已在武漢、長沙、太原、襄陽等城市落地。
襄陽首批完成了云架構與功能升級,具備了云原生和城市智能體的關鍵能力,已跨入Cloud3.0階段,成為城市建設新標桿。近日,信通院和襄陽市政數局在襄陽已正式啟動國內第一個IOMM-G(數字政府基礎設施成熟度)標準試點。
當值十四五開局之年,華為云將繼續發揮自身優勢,聚合產業與生態,攜手客戶與伙伴,助力新型數字化城市建設,共建數字化美好未來。
關注@華為云,了解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