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下半年開始的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緊張和漲價潮還在繼續:甚至已經與礦產資源、大宗物資和終端產品漲價形成共振。尤其是汽車半導體缺貨導致的整車廠開工率下降,更是上升到前所未有的“產業鏈”安全高度。
這一背景下,進入2021年后,LED行業、特別是LED顯示板塊也在“擔憂價格”問題。PJ從行業渠道和廠商處了解到,雖然LED中游封裝和下游終端還在盡量保持2020年三季度左右的價格體系、且技術進步和工藝進步有助于降低一些產品的成本,但是上游價格波動的陰霾也已經籠罩行業。
LED上游產業鏈已經進入漲價周期
根據媒體報道,國內led上游頭部企業華燦光電在2020年11月調整了照明白光芯片的價格,漲幅約在6%-8%之間,漲價后價格約在80元/片(2寸片)左右,從整個市場來看,價格已較去年年初有了10%-15%的漲幅。同期,12月同鑫光電工廠事故,促使藍寶石及PSS等芯片上游關鍵材料出現5-10%的漲價,可能進一步加劇芯片漲價與缺貨的狀況。
行業研究認為自2020年中以來,LED行業關鍵的上游材料藍寶石襯底已經價格上漲40%左右——這輪漲價潮僅次于2014年初行業面臨的藍寶石襯底80%的漲幅。加之,行業認為2021年在新冠疫苗刺激下,海外市場需求會加速回暖、液晶背光的mini-led化會帶來新的產能需求,以及P1.0以下小間距LED市場擴張,LED行業正在進入需求復蘇階段。
所以,漲價是有預期的、是預期之內的!”行業人士認為,在全球其它電子產品、資源產品走上漲價周期,以及美元和歐元QE壓力下,LED行業不可能長期維持2020年中,“海外需求萎縮”壓力下的價格低谷。
當然,另一方面,LED產品畢竟處于歷史較低的價位上,短期的價格上漲對行業企業恢復“盈利能力”深有幫助,卻不至于影響行業產品需求的變化趨勢。即價格會長一些,但是“不會到變貴的層面”是短期內的產業共識。對于行業內企業而言,這種變化的意義,甚至小于“產業結構”升級換代的意義——后者也是行業產品價格體系變化的原因之一。
LED行業升級換代的高潮可能已經到來
2020年,LED行業最顯著的產能變化是,海外市場受疫情影響供給穩定性下降。上游和中游企業,加強了高利潤產品的供給保障,即低價格、低利潤、低端需求的“三低”產品產能被砍。
所以,這就表現出了價位絕對低點的產品優先漲價!”事實上,低端產品漲價一倍后的利潤水平,恐怕還不及mini-led產品降價一半后的水平。這使得在行業產能需求緊張的時刻,“行業供給平衡向高端產品傾斜”。
比如,在新冠疫情下,紫外消毒LED光源產品火爆,甚至一度賣斷貨。國內市場,新冠疫情下導致社會數字化管理需求顯著提升,中長期訂單和意向訂單增幅保持高位。甚至2021年初,表現出的“農村防疫和數字化短板”使得業內普遍認為,未來三年“農村智慧數字化”補短板市場需求,縣鄉村三級的社會管理和數字化建設會成為一個新增長點。
當然,2021年最被看好的增量點是mini-led。不僅僅mini-led的獨立顯示設備,液晶背光mini-led的成長更是會“迅猛”:行業分析認為,蘋果mini-led背光產品到2023年的市場規模,將是2020年的10-20倍。這一趨勢也將是整個高端顯示產業的趨勢。2020年之前是解決mini-led有沒有、行不行的問題;2021年開始,行業著手解決“能賣多少”的問題。
高端需求突破的同時,LED行業低端需求卻在下降。”例如,早期的單色LED屏、P5以上的小面積廉價標牌屏幕等,受到了“播放的廣告內容升級”、“液晶等大尺寸高清晰設備競爭”、“LED屏低端漲價,高端降價”、“線下低端門店在疫情和電商壓力下生存危機加大”等等趨勢的影響,正在進入市場萎縮時代。
性能中樞上移、高端產品規模增漲,成本下降!”這一規律適用于LED產業鏈終端產品的照明、特種光源、液晶背光、LED顯示屏等各個細分領域。這實際導致了整個終端市場的結構性升級,必然顯著影響上游產業鏈的供給結構:例如,mini-led技術顯然大量消耗了封裝和晶圓端的產能。在2020年疫情下,上游產能建設和釋放,受到了或多或少的波及,進一步加劇了2021年以消費結構升級為特點的“供給緊張”。
2021年LED行業的高光時刻必然到來
漲價就是最近一段時期的必然的事情。”LED行業人士指出,即便LED晶體和封裝,乃至終端廠商想維持價格,也需要考慮“需求的再平衡”問題;甚至要考慮PCB板和銅漲價、終端驅動IC漲價、環氧乙烷等關鍵化工材料漲價的影響。
一句話,“別人都漲,我不可能不漲:就算看成是通脹,價格也會走高。”LED行業在2021年進入一個新周期階段已經基本是行業共識。如果沒有意外的黑天鵝,LED產業鏈將結束2018年開始的,持續達到3年的“以降為主”的周期。
尤其是需求端的信心,非常有利于LED價格周期走強。2016-2020年,是OLED面板加速成長的時期。其替代了更多的手機液晶面板,自然也就導致手機LED背光銷量大減。這是典型的結構性需求萎縮。
2021年液晶電視迎來mini-led元年,即將產生更多的“背光LED需求”。同時,液晶電視顯示面積大尺寸趨勢明顯。2020年65英寸及其大尺寸液晶占國內彩電銷量達到25%——LED背光源的需求規模,與液晶顯示器的面積成長成正比。
據奧維睿沃(AVC Revo)預測,2021年Mini LED電視全球出貨預計達到400萬臺,未來五年Mini LED電視將迎來高速增長期。僅僅三星自己就預期2021年出貨200萬臺Mini LED電視。TrendForce更是預計到2025年全球Mini LED背光電視銷量將突破3550萬臺。而2020年全年mini-led電視市場規模不過幾十萬臺。……
同時,mini-led直接顯示屏市場,P1.0間距以下小間距LED大屏市場需求,也走過了襁褓期,進入應用落地階段,有望在2021年及其之后加速成長,進一步擴大了LED產業的需求敞口……這些事情都是純增量。
且,國際市場認為,隨著新一輪全球“氣候問題”政府間政策周期的開始。即美國重新加入巴黎氣候協議和“東亞三國率先提出碳排放達峰目標”,照明市場的新一輪需求升級也將展開。LED作為優秀的綠色半導體光源,全球需求市場走強、走出價格疲軟期是有一定市場基礎的。
“新周期已經來了!”這是2021年初LED行業人士的基本共識。無論上游還是終端,無論顯示屏還是背光源、或者照明,都將面臨新一輪產業升級、技術突破和需求增長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