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2021年以來,廣電部門省級臺,已經有山西廣播電視臺少兒頻道、MTV音樂電視臺中文頻道、湖北廣播電視臺休閑指南頻道、廣東廣播電視臺高爾夫頻道等四個頻道相繼停播。而此之外,市級別、縣級別的電視臺,究竟有多少頻道停播,或者實質處于沒有“原創節目”的狀態“不得而知”!
對此,大屏君覺得,一些競爭力不強的頻道停播,這是過去十年彩電開機率下降7成背景下的“必然結果”。但是,實際上,不僅是“本身競爭力有限”的頻道和節目在做減法,包括2020年《走近科學》這樣的王牌節目,都已經停止制作:這凸顯了“觀眾”的轉移。
而與此相伴隨的則是彩電銷量的三年來連續下滑——如不出意外,2021年國內彩電市場將第四年連續下滑:這在2020和2021年全球彩電市場“大漲”的背景下顯得非常“突兀”。當然,大屏君注意到,另一個視頻應用“智能手機移動視頻”,國內市場反到處于全球領跑地位。
顯然,這一背景下,彩電行業真的已經到了“應該觸動靈魂”的時候。消費者看什么、用什么看、怎么看,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至少是從傳統的廣電強于網絡,變成網絡強于廣電,這樣的一個轉折。對此,大屏君覺得,彩電企業應該重新定義自己的產品,并去搞清楚“以后如何賣電視”。
防守者必死亡”的戰役開始了
2020-2021年,廣電系統最大的動作是什么?大屏君觀察到兩個非常深刻的歷史性變革:
第一是,站在風口浪尖的“高新視頻”革命。即4K/8K代表的超高清和5G應用代表的“新領域、新形式(后者如點對點直播、點對點互動直播、AR和VR等)”。這種新場景、新技術的探索,被認為是未來廣電“大平臺”的立命之本。
但是,對于“高新視頻”這個概念,大屏君卻需要強調三個重點:1.不僅是廣電系在搞高新視頻、手機代表的移動視頻和傳統的網絡視頻也在努力做這個;2.央視第一個8K頻道首次全國演示,應用的是5G網絡,即廣電系的高新視頻,是要擁抱“新網絡、新終端”的——不是僅僅為電視機準備的;3.無論超高清的4K/8K還是5G新場景應用,廣電系統也在強調“市場化的方針”——說白了就是,不是每一個頻道、每一個節目、每一個臺,都要升級到“新技術高度”,只有有市場競爭力的頻道、節目、電視臺才能做“高新視頻”創新,這顯然與高清電視信號升級時代的強調全覆蓋的公益性“大不相同”。
以上三點結合起來就是,廣電“高新視頻”不是所有廣電平臺的“救命稻草”、同時也會面臨其它非廣電平臺相同形態內容的“市場競爭”。
第二則是,“融媒體”建設。特別是縣級融媒體平臺的全覆蓋、全上線建設,正在如火如荼的進入“最后全普及階段”。這當然是一個很好的事情,特別是對于底層廣電系統而言,現在是有投資、有方向、有提攜的,帶著大家在“升級”。
但是,融媒體不僅僅是廣電系統的工作,傳統紙質媒體、政府網站也在轉型向融媒體:雖然各有側重,然而這不能否定不同出身的融媒體平臺之間的競爭關系——而且,完全商業性的移動視頻和網絡視頻平臺、乃至網絡資訊平臺,也沒有放棄融媒體化建設。實際上,融媒體概念就是從這些商業化的平臺提煉出來的。
特別是,大屏君從反方向理解的縣級融媒體建設,則是“傳統縣電視臺”這個媒體的“實際觀眾覆蓋”能力真的沒有競爭力了,所以才需要“融合其它媒體手段”實現縣級新聞單位的社會公益價值——融媒體,這對于傳統廣電和紙質媒介,不是“進攻”,而是“以攻代守”,不是發展壯大,而是“不邁出去就要死翹翹了”。
從高新視頻到融媒體,廣電系的兩大動作無一不透露著“觀眾們”的欣賞渠道正在大規模升級、轉移和差異化的“時代變局”:這是彩電的最主要內容端廣電系的大變革。這個內容端變了,彩電的形態、功能與價值不得不變。大屏君認為,這不是愿不愿意改變的問題,而是不變必死無疑,變了一線生機的問題。
彩電必須脫胎換骨才能有“一線生機”
歷史的改變有些時候總是“出人意料”!例如,誰都不曾想到過“短視頻”的威力居然能夠對長視頻構成威脅。——最近業內不是在大力打擊和反對,對“長視頻”短視頻化的非版權剪切、改編、再創作嗎?
但是,回過頭來看一切問題的開端,又有很大的巧合感:1958年6月15日,我國第一部電視劇《一口菜餅子》,時長20多分鐘——基本就是一個短視頻啊!大屏君覺得,這也許就是所謂的“歷史的玩笑”。
甚至,在彩電接連下降的開機率背后,也有短視頻、互聯網視頻撐起的另一面天:如果沒有這些新內容扛著,彩電的開機率就會更慘。或者是說,廣電系統內容的電視臺播出的收視率,要比彩電開機率更“慘”——現在追一個電視劇,很多人、尤其是Z一代都是用“網絡或者手機”平臺,彩電就成了一個“能有最好的大‘顯示器’”而已!
彩電退化成顯示器——或者是說進化成所有平臺視聽內容的‘大屏展演’終端。”這兩種說法,大屏君都認為可以成立。特別是,在彩電過去三四年持續銷量下滑的國內市場,家用大屏投影機的銷量卻從幾十萬臺升級到每年300萬臺,這代表了消費者對“大屏震撼性”的追求。大屏君要著重指出,無論視頻內容形式、形態、傳播技術等如何變化,要想實現最佳的視覺震撼感受,那就非大屏不可。由此,可以說大屏化發展是彩電,哦不!應該說是家用娛樂顯示設備的必要內涵。
當然,除了這一點之外,彩電成為“多渠道內容”的綜合應用平臺,也是必然的消費需求。智能電視之后,還會有5G電視。彩電告別單純的機頂盒或者廣電網絡“內容束縛”、內容獲取更為多元化是未來“應用方式”革命的關鍵之一。
另外,大屏君還特別看好5G時代彩電的“點對點視頻和點對點互動”應用。比如,網絡教育以彩電大屏為平臺、再比如社交視頻一部分需求轉移到大屏幕上,或者基于5G技術的遠程深度互動的綜藝節目、大型遠程游戲等等。
以大屏的特殊體驗和震撼性為中心,融合更多的通信、互動和傳感器技術,彩電進化成一個嶄新的,不在依賴于廣電網絡和體系的終端。”對此,一些業內企業稱為“智慧屏”。不過,大屏君覺得,現在的智慧屏都還是初級形態,是傳統彩電的“新馬甲”,都還沒有真正實現“質變”。
但是,這不妨礙很多企業已經眼饞“質變后”的智慧屏市場價值“華為、榮耀、OPPO、一加、小米”等等都在其中。這一點又構成傳統彩電企業必須面對的,彩電和廣電系升級大戰之外的,另一層激烈競爭,且這會顯著加劇傳統彩電企業的未來生存壓力。
綜上所述,廣電系的電視臺在融媒體化背景下,缺乏競爭力的頻道和節目正在關停,傳統廣電視聽需求和供給持續做減法、短視頻等新興需求正在蓬勃發展。這一背景下,大屏君提醒所有彩電和廣電行業從業者:歷史的新一節車廂是要賣票的,不是任何一個傳統彩電玩家或者廣電系人員,都能搭上“融媒體高新視頻智慧屏”新時代號列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