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互聯網的朋友不難發現,近來,“元宇宙”一詞在各類門戶網站和社交平臺上高頻亮相,為了蹭上這波熱度,不少電影、游戲、社交紛紛玩起了元宇宙的概念,甚至包括一些海內外的科技巨頭,也開始在這一概念下出手投資。那么,元宇宙到底是個什么玩意兒?這和LED顯示有關系嗎?
筆者梳理了網絡上的相關信息,發現到目前為止,其實關于元宇宙,并沒有一個十分確定而通用的定義,大致的意思就是在AR、VR設備的支持下,實現一個沉浸式的虛擬世界。這個虛擬世界因為具有了個性化、互動性的特征,因而非常迎合時下年輕消費群體獵奇的心理,由此,未來的數字化服務、藝術、游戲,甚至商品售賣,都有可能被搬進這個虛擬的世界,成為新的商業模式,也可以會開啟一片新藍海。
那么,這片藍海究竟有多大呢?IDC數據顯示,2021年第一季度全球VR頭顯設備出貨量同比增長52.4%,預計2021-2025年間,全球VR頭顯設備出貨量有望實現41.4%的年平均增速。而我國VR產業的市場規模在2020年達到了413.5億元,預計2023年將達到1051.6億元,又一個千億級的市場即將開啟。
無怪乎近來有關元宇宙的概念爆火,包括騰訊、字節跳動在內的諸多科技巨頭也爭相布局,似乎一夜之間,元宇宙概念股已成為科技巨頭們逐鹿的新陣地。那么,元宇宙和大屏商顯行業,特別是LED顯示行業又有什么關聯呢?
似乎從表面上看,元宇宙概念更像是一種電子游戲,但其實,從廣義概念上,元宇宙的概念可以涵蓋六大前沿技術門類,包括當前大熱的物聯網技術、人工智能、交互技術、網絡及運算技術、電子游戲、區塊鏈等等,而這些領域的布局企業,基本也都是各行業領域的技術翹楚。
事實上,在元宇宙的世界里,LED屏大有可為。首先來看端,眾所周知,元宇宙的接入口VR/AR設備,由于是近眼觀看,對分辨率、刷新率等指標都有著極高的要求。當前,包括OLED、量子點液晶等在內的技術路線都盯上了這一市場,但業界普遍認為,或將在未來不久落地應用的Micro LED才是這一應用的最終玩家。而與此同時,小間距LED技術路線正在朝向Micro LED方向進化,這就意味著,在元宇宙時代,LED屏企在應用端似乎已搶占了先機。即便不以終端消費電子產品的形態參與競爭,至少在先端材料、面板領域也可以占據供應商的高地。
不僅如此,伴隨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深度滲透,傳統服務領域將朝向數字化、智慧化,甚至是虛擬化的方向發展,而這其中必然離不開人機交互的界面,也就是顯示屏的應用。事實上,近年來小間距LED屏企在AR、VR、XR領域,已經開展了許多積極的探索和嘗試,譬如以LED屏作為電影拍攝、演播室的虛擬背景屏,作為工廠零部件開發的虛擬設計車間,作為博物館、旅游景點的虛擬沉浸式體驗載體,用于虛擬情景展示教學培訓,等等,為LED顯示與虛擬數字世界的對接積累了經驗。
洲明XR舞臺助力愛奇藝THE9 XR演唱會(圖片來源:愛奇藝)
面對元宇宙這個可能的千億級市場,LED屏企要做的是等待時機,當然首先還是要修煉好自己的內功,積極推動Micro LED技術的成熟和落地應用。要知道,機會永遠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