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星光電與東山精密均發布公告,國星光電將以現金方式收購東山精密全資子公司“鹽城東山”60%股權。
若果這一交易順利完成,這將成為“國內RGB LED封裝行業最大的一筆并購”。其中,國星光電和東山精密分別是排位在國內RGB LED封裝市場第三和第五位的供應商;鹽城東山則是東山精密核心的子公司。并購聯合完成后,兩家企業的盟友聯合體將成為國內最大的RGB LED封裝企業,市場占有率近三成。
顯然,對于LED大屏顯示市場而言,這樣的“強強聯合”可能是一個“改變行業格局”的事件。
大背景決定了LED上游企業“不上則下”
鹽城東山是東山精密的核心業務板塊之一。據媒體報道,鹽城東山精密科技產業園計劃總投資300億元,分三期建設。計劃目標包括“打造全球最大的LED封裝和柔性線路板生產制造基地”。除了東山精密,目前已經包括10多個產業鏈配套項目也相繼落戶。這一項目也是鹽城當地的重要轉型升級產業項目。
但是,2022年以來,LED行業,特別是LED直接顯示行業呈現出不景氣的特征。例如,東山精密2022年上半年LED顯示器件實現營收11.32億元,占營收比重為7.78%,同比降低3.31%。對此,東山精密表示,上半年,LED 顯示業務受疫情影響較大,銷售額下降明顯,加之行業競爭加劇,LED 顯示器件售價、毛利均出現同比下滑。
不過,短期的市場周期性需求波動,并不足以改變RGB LED封裝行業市場需求長期向上的特征。未來智慧社會建設,LED顯示大屏需求量將持續增長。對此,行業內部是有基本共識的。
對于東山精密而言,RGB LED封裝板塊的未來發展,更多的壓力可能來自于“長期的技術和產業結構”趨勢的變化:其中,micro LED應用的興起是重要的變量。目前,micro LED帶來的行業變化主要分為三個大方面:
第一, 行業上下游的緊湊性增強。具體表現則是,未來制造micro LED顯示產品,下游終端企業必須克服巨量轉移工藝。而巨量轉移工藝中包括了LED封裝環節:即LED顯示屏品牌,直接從LED晶圓企業購買晶圓,自己加工成最終的顯示單元,行業不在必然需要“中間封裝企業”。這方面的例子如利亞德和晶電的合作。另一方面,上游LED晶圓供應商中的一部分也在不斷發展巨量轉移技術,計劃直接為終末端企業直接提供高集成度的micro LED cell單元。后者典型產品如,最近國星光電發布的第二代Micro LED新品——nStar Ⅱ,像素間距縮小到300微米(P0.3),單一CELL集成度也創出新高。
即更為緊湊的行業上下游結構是micro LED時代的典型特征。這一特征決定了,單純中段的RGB LED封裝企業,在micro LED時代,可能失去向中高端產品市場供應產品組件的市場空間。這對很多RGB LED封裝企業而言是一個重大挑戰。
第二, 行業上下游的巨頭優勢結構日益成型。Micro LED時代是一個典型的“技術密集”產品時代,顯然要求行業上下游的參與者都要“實力更強”。特別是下游終端角度看,LED顯示行業中的中小品牌、二線品牌都對micro LED持有觀望態度,這與LED顯示頭部品牌大力加盟這一產品市場的趨勢形成了反差和割裂。
同時,micro LED技術也吸引了新的行業巨頭參與。終端產品上,如三星、海信、創維、威創等傳統彩電和商顯企業的大力布局;中上游如天馬、京東方等液晶和OLED面板企業的滲透。特別是當micro LED的封裝基板需要TFT玻璃基板的時候,傳統平板顯示面板企業,這些真正的行業巨頭獲得了巨大的“話語優先權”。
整體上,micro LED從上游晶圓到下游終端都在進入“巨頭時代”。這對于未來行業企業的競爭選擇,尤其是市場業務結構過于單一的中游企業而言是一個需要高端關注的變革因素。
第三, micro LED可能的未來應用空間非常廣泛,甚至具有LED顯示半壁江山通吃的特征。行業研究認為,micro LED晶體在1-10微米的級別上,覆蓋了從AR顯示到拼接大屏顯示,尺寸從0.X英寸到數百平米大屏的廣泛應用區間。特別是在過去10年間火熱發展的室內小間距LED顯示應用上,micro LED級別的晶體可以覆蓋從P0.X到P2.X的像素間距需求。
Micro LED廣泛的產品終端形態覆蓋能力,讓這一產品幾乎是RGB LED封裝企業繞不過去的“坎”。或者說,如果沒有在micro LED上一爭高下的能力,RGB LED顯示燈珠封裝企業,就只能在傳統的、中低端大間距顯示市場“賺辛苦錢”。
對比于短期LED顯示市場的經營壓力,mini/micro LED代表的技術升級和未來方向,以及由此引發的行業競爭格局和產業布局結構的變化,才是目前RGB LED封裝企業,包括東山精密和國星光電需要更為謹慎對待的問題。
聯合起來,用更大的體量升級行業競爭力
“與其說是形成國內最大的RGB LED封裝巨頭的規模聯合,更不如說是‘技術聯合’!”在業內人士看來,國星光電收購鹽城東山,更多的意義在于“基于技術鏈條和技術高度的產業整合”效應。
鹽城東山目前的產品線覆蓋也較為完善,其中IMD方案包括了四合一封裝和二合一封裝,且既有正裝LED芯片,也有倒裝LED芯片。其中正裝二合一包括了1406、1707、2210、2813等規格,正裝四合一包括1313、1616、2323、2828等規格;倒裝二合一包括了FC1707、FC2210等規格,倒裝四合一有FC1010等規格。——這些產品對應目前LED大屏顯示中P1.2到P3.0等應用范圍最廣泛的成熟小間距LED顯示市場。
國星光電則具有從LED外延/芯片、LED封裝、LED應用上中下游各大環節的垂直優勢。尤其是近期發布的P0.3 MICRO LED產品再次實現“全球首發”。在先進的超微間距RGB LED封裝市場具有“領導型”技術優勢。同時,國星光電也是國內IMD方案燈珠的龍頭供應商之一,并在多個P0.X產品上實現了全球首發優勢。
如果國星光電成功收購鹽城東山,基本上是鹽城東山成熟的中高端產品,并入到國星光電垂直產業鏈之中,形成技術優勢向規模優勢的進一步增值。特別是對于成熟產品的市場競爭,未來的焦點很可能就在于“規模優勢”上,這將形成二者的雙贏;而在micro LED新產品上,聯合則能形成國星光電解決產能瓶頸、鹽城東山解決產品升級瓶頸的技術協同效應。
從行業發展角度看,近5年來,國內LED顯示屏終端和上中游產業鏈都進行了規模擴張。龍頭企業的擴張已經對行業內中小從業者形成了更多的壓力。行業依據技術層次、產業鏈長度和規模的“實力分化”日益明顯。這樣的背景下,國星光電與鹽城東山的整合,也將有利于行業資源更高效的發揮效益,是雙方最快速度補足短板的“最優解”。
綜上所述,國星光電和東山精密的這輪合縱,絕不僅僅是應對當下行業不景氣周期的應激行為,背后更具有產業升級、技術升級,乃至于本土LED產業鏈日益走向國際市場競爭的巨大“時代背景”。這一整合過程能否成功、效果如何,是否會成為LED產業鏈中上游國內產業集團大整合的序幕,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