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米“悄無聲響”的干了一票“砸場子”的大事:小米首款全色激光影院將正式在4月1日開始銷售——這不僅是小米系第一款三原色激光投影機、也不僅僅是三原色激光投影機首次價格低到只有“預付百元,享首發優惠后的6499元(僅為此前同類產品價格的不到一半)”,更重要的是這是一臺采用“LCOS”光閥芯片的新秀投影品牌產品!
投影“芯”痛往事,被小米撕開口子
投影機產品中,光閥就像是電腦中的CPU,是“真正核心組件”。長期以來本土投影機產品在光閥組件上“自給力不足”。
具體表現是,2021年近600萬臺的國內投影市場,單片式LCD這種“低性能”產品占比達到半數。而在另一半性能型產品中,DLP方案的產品占據市場9成份額。這其實導致,國內投影市場和品牌的盛衰起落,DLP上游資源具有決定性影響力。
特別是2020年下半年以來,全球半導體芯片加工產能高度緊張。這與DLP投影機銷量,特別是家投市場銷量蓬勃增長形成了反差,帶來“一定供給缺口”。2021年,國內少數二線投影品牌,因為拿不到足夠的上游光閥供應份額,嚴重影響了企業的發展甚至是生存。這也成為2021年單片式LCD機型市場份額“反卷”的重要原因。
在這樣的背景下,引入新的LCOS光閥技術,不僅可以豐富“投影產品”的技術類型,亦可以緩解眾多品牌的“上游資源”緊缺局面。對于推動國內投影機消費市場高速、健康發展必然是具有“破局”意義的大事。
且小米作為一個“主流品牌”,在具有一定價格水平和新技術機型上,首先采用LCOS芯片,自身就是對LCOS芯片的技術認可和宣傳。這對于這種芯片的投影被更多消費者認可,進而實現更大市場份額的滲透,“行業教育”意義也是巨大的:用行業專家的話說,“小米無聲無響的一款新品,就給行業在三原色、價格、芯片,三個重要的市場和技術維度上做出了‘重新定義’”!
投影“芯”事升級,為啥是LCOS技術
目前,投影市場中單片式LCD、三片式LCD和DLP技術占據份額上的“優勢”。這三大技術也各有自己的特點:
首先,單片式LCD技術,在光效上,比較其它投影光閥技術,擁有一層“濾光膜”組件上,超6成的投影亮度損失——即完全一樣的光源亮度,單片式LCD投影和3LCD、DLP、3LCOS比較,亮度損失是巨大的。這導致單片式LCD投影主流機型,100W功率下,投影亮度只有兩三百流明,產品體驗性能只能在“低端市場徘徊”。——低性能的特點,決定了單片LCD產品銷量無論多大,都不可能成為行業的扛鼎技術。
第二,采用三片式LCD技術的投影產品,亮度指標可以與單片式DLP、3lcos媲美。不過,透射式的LCD成像,在光效上依然低一些、開口率上低一些、光閥散熱設計的靈活性上低一些……多個技術要點上的少量差距,積累起來,也構成了比較明確的“市場劣勢”。但是,3LCD也有其固有優勢,即光閥芯片成本最低、三片式在色彩亮度等一些視覺觀感上比單片DLP有優勢。
但是,3LCD光閥技術主要掌握在索尼、愛普生兩家日系企業手中。其中只有愛普生對外出售光閥產品。而愛普生也是全球投影圈終端市場的銷量大佬。采用3LCD光閥的其它品牌機型必然面臨與愛普生產品的同質競爭。其它企業自主研發3LCD光閥,也會面臨索尼、愛普生知識產權上的限制、面臨3LCD光閥市場已經被愛普生穩穩占據、3LCD光閥在理論性能潛力上低于DLP和LCOS技術,同時中低端3LCD光閥市場價格已經比較低廉等問題。
第三,DLP技術和DMD光閥,是目前“性能上”極具競爭力的產品。但是,由于其采用半導體微機電技術,其光閥產品制造成本理論上顯著高于LCD或者LCOS技術。對此,DMD光閥的解決方案是單片式投影技術,進而降低單臺投影機光閥需求數量,實現產品成本的可控性。
包括大多數智能投影,和工程投影、特別是數字影院等超高端工程投影,都是DMD光閥、DLP方案的擁躉。其原因就在于DMD光閥的高光效特性以及其單片式解決方案在成本上的優勢。目前,這一技術的光閥由TI獨家供應,TI不涉及終端投影機產品銷售,下游采購上不需要擔心和核心技術方案商之間的同質化競爭。但是,2021年半導體產能不足的問題,依然給行業下游企業帶來了很大的苦惱。
從其他企業涉足DMD光閥研發制造角度看,半導體工藝的投資鏈漫長,投資額巨大、DMD技術TI市場份額獨大,中低端產品價格低廉,其他品牌切入市場的難度極高、TI在DMD技術上二三十年耕耘,知識產權壁壘也很明顯。或者說,其他企業基本不具有切入DMD光閥設計與產出行業的競爭性機會。
綜上所述,雖然投影光閥技術方案不少,但是每一個都具有“技術上的獨立特點”,且普遍具有 “知識產權壁壘”;再加上,很長時期內,投影機市場是一個比較小眾的專業產品,光閥部件也不是“海量”性需求的組件,這讓有心于這一市場的企業更加稀少。
但是,近3年來隨著家用投影板塊的崛起,光閥需求量“暴增”之下,行業企業對投資光閥芯片的興趣也大為提升。特別是LCOS技術,作為一種此前并未廣泛應用的投影光閥技術,其具有技術端“不具有壟斷性、核心專利比較分散,或者瀕臨過期”;市場端可以與“光通信、激光3D打印、VR/AR顯示” 等快速增長的新需求行業技術通用;效果體驗上,開口率、光效率、小型化設計、散熱設計優于LCD光閥,接近DLP技術的DMD光閥;競爭端,索尼、JVC等LCOS光閥企業均自用為主,且主打市場規模有限的高端市場,新參與者擁有農村包圍城市的作戰空間……等等特點。被認為是后發投影光閥企業“明智”的選擇。
此次,小米發布激光影院產品XMJGYY01YS,采用0.37英寸1080p LCOS光閥技術,打破了LCOS光閥投影此前“只專注高端產品”、“只擁有外資少數品牌機型”、“缺乏激光電視等新消費投影類型產品”等方面的市場壁壘,必然對行業市場發展、特別是為“光閥芯片采購能力較差”的品牌,帶來新思路。
光閥“多元”時代正在開啟
規避光閥上游產業鏈供給風險”這件事情,在2021年表現的“格外突出”。行業專家表示,2021年更多的此前專注DLP技術方案的企業,加大了3LCD機型的投放力度,甚至部分企業引入了單片式LCD投影機型:新冠疫情下,一場半導體產業鏈產能危機,似乎給新興光閥企業帶來了機會。
據媒體報道,我國晨鑫科技所屬慧新辰自主研發的國內首顆無機取向LCoS芯片于2020年底達到量產條件。2021年該企業進一步突破了0.37英寸1080p產品的研發,目前4K芯片也已完成了電路設計和版圖設計,即將啟動工程批次的流片。韋爾股份也從事硅基液晶顯示技術(LCOS)的產品開發,為微型投影系統提供了一個高解析度、外形緊湊、低功耗和低成本的微型顯示器解決方案。再例如,國外非投影機類企業,RaonTech(拉運泰克)也在2019年開發出一款0.37英寸1080p LCOS微型顯示器……
即,整體上隨著AR/VR、3D打印和光通信產業對光閥產品需求的進一步發展,光閥市場的活躍度在大幅增加。LCOS作為“技術壟斷度”最低的路線,得到了很多企業的支持。這給投影行業在光閥芯片上,實現LCOS產品的更大供給、乃至于普及,提供了現實基礎。
當然,目前小米全色激光影院,采用哪家的LCOS光閥、采用單片,雙片還是三片投影方案、產品整機由誰代工、光機由誰制造等具體信息還并未明確。不過這不妨礙,行業暢想LCOS光閥被更多品牌更廣泛采用的可能性:對于投影終端品牌,采用LCOS光閥既可以提升產品差異化,也可以優化上游供給鏈的布局,甚至采用國產LCOS光閥還可以打打“本土芯”的情感牌,也不失為一舉多得的選擇。
行業人士認為,投影光閥市場,特別是國內創新品牌市場,正在從“全面倒向DLP”,向“多元化”發展。這將是一個與智能投影從全面導向LED光源,向激光、三色激光、LED等多元化發展“并行”的“產業升級方向”。這一點需要行業企業“未雨綢繆”,不要被小米落下太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