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古稱濟州,別名泉城,素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譽。當數字化、智慧化的風潮吹拂而過,“數字濟南”登上了城市建設舞臺之上。在今年初發布的《濟南市“十四五”加快數字化高質量發展規劃》當中,就明確表示要“強化數字產業化引領”“推進金融等生產性服務業數字化轉型”。于是,作為濟南地方法人銀行,萊商銀行也將目光投向數字變革,以“創新”“協同”,落筆產業新動能、金融新生態。
千里之始
積極擁抱數字變革
萊商銀行秉承“服務當地經濟、服務中小企業、服務城鄉居民”的市場定位,聚力區域經濟協同發展的主陣線,主動擁抱數字化變革、智慧化發展。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萊商銀行將理清數字建設基本訴求、梳理智慧變革細則規劃作為首先關注的重點。
在萊商銀行看來,金融產業數字變革的根本所在,是充分優化紛擾繁雜的金融數據,全面釋放集約聚合的數據價值。數年以來的積累,讓萊商銀行沉淀下了豐富的數據資源,只要向其中投入一顆星火,就將燃起熊熊火焰,推動萊商銀行邁入發展新階段——這顆星火,正是更先進、更高效的數據承載系統。
與此同時,萊商銀行也注意到業務端應用場景的重要性。隨著金融業務的不斷擴張、互聯網生態與金融變革的逐漸加深,面向用戶的各類金融應用極有可能會成為萊商銀行的重要業務窗口。通過數字應用、智慧賦能, 提升金融功能的服務性,為區域經濟發展持續助力,是萊商銀行目的所在。
云上賦能
全面發力智慧建設
對更創新、更高效、更便捷、更穩定的金融服務的追尋,促使萊商銀行積極擁抱技術創新,加大金融科技數字化、業態架構智慧化投入,并啟動了金融類服務對接分布式云平臺的研究工作。這一過程中,萊商銀行決定與專注數字技術領域的華為一道,共同建立物理服務器、虛擬機、容器三種交付能力合而為一的云原生平臺。
一方面,萊商銀行依托華為云CCE敏捷版云原生平臺,將硬件服務器進行資源池化,以此大幅降低機房空間、電力、制冷等基礎設施的資源消耗占比,有效節約了30%左右的服務器投入成本和40%的機柜使用空間,達成 數字變革第一步——傳統體系精益化。
另一方面,萊商銀行通過將無狀態的輕量級應用系統和微服務架構系統部署在相關云平臺上,使得整體資源利用率提升30%。而基于應用秒級啟動和微服務化敏捷迭代,萊商銀行也實現了業務發版周期由按月轉變為按周、應用上線變更時長從小時級變為分鐘級,持續交付能力提升28%,達成 數字變革第二步——現有架構精細化。
值得一提的是,萊商銀行與華為還通過云原生平臺容器集成硬件負載設備、單集群跨中心延展部署,以及多元化的訪問控制方式、精細化的訪問控制權限,在有效滿足數據安全以及金融監管要求的同時,也在安全性上構建了一張精細的“防護網”。
精益運營
深入推進創新驅動
得益于云原生平臺的加入,萊商銀行做到了輕量化平臺技術應用。業務高峰時刻,容器可以快速進行彈性擴展,保障金融業務平穩進行;業務低谷時期,則促使容器逐漸降低副本數量,降低資源消耗!办`活、智能、高效的任務調度能力,正在幫助萊商銀行駛入數字變革快車道,更快速的服務客戶實際需求! 萊商銀行首席信息官魏汝浩如此說道。
在應用層面,萊商銀行現已完成交易反欺詐、網貸平臺、OA系統等8個業務系統的部署上線,通過多種架構對原始數據進行初步篩別,不僅將單集群的優勢充分釋放,也為后續階段的敏態業務升級奠定了底層基礎。
攜手同行
共建共享數字銀行
隨著數字化、智能化建設的悄然加快,金融行業的IT基礎設施也在逐漸從“以服務銀行為中心”,演變為“以服務客戶為中心”,而數據作為“第五大生產要素”,已然成為數字經濟時代的核心戰略資源。這一背景下,基于云原生平臺具備高可靠、高性能,并支持主流操作系統、支持異構算力統一納管和資源供給等特性所實現的云原生平臺,或許正是銀行這類金融機構邁向數字變革的新方式。
作為數字變革的“同路人”,未來,華為將攜手萊商銀行,聚焦DevOps體系構建、網格微服務治理、容器安全、大數據容器化等云原生領域,充分釋放相關優勢,助力萊商銀行邁入數字銀行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