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90年代初,世界著名科學家、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給予了虛擬現實技術“virtual reality”(VR)一個頗具中國味的譯名“靈境”。他認為,靈境技術的產生和發展將擴展人腦的感知和人機結合的體驗,使人與計算機的結合進入到深度結合的時代。
30年后的今天,人與計算機深度結合的元宇宙正在成為各行各業可預見的未來,今年3月26日,由60位館長學者聯名發布《關于博物館積極參與建構元宇宙的倡議》,正展現了文博領域主動擁抱新技術變革、把握新機遇的姿態。在數字創意的加持下,博物館與元宇宙將碰撞出哪些火花?
要想建構起與真實社會體系融合的元宇宙空間,將現實世界虛擬化、數字化的數字孿生技術成為了打開元宇宙博物館必不可少的“鑰匙”。在元宇宙的高度發展形態下,數字模擬需要支持人類有“以假亂真”的增強現實體驗,實現“感知即交互”。此時,數字孿生擔當起現實仿真的技術范式和混合虛擬的現實框架基礎。
超精細的三維數字復原,實現博物館建筑內外的1:1數字孿生,運用物聯、人工智能、算法賦能,實現全館數字化。
對接政府數據、物聯感知數據、環境天氣、觀眾分析等多維實時動態數據,賦能智慧博物館建設。
虛擬數字人、VR/AR沉浸式互動展廳、智慧云平臺……數字孿生博物館綜合運用3D可視化、數字多媒體集成、AI人工智能、信息技術、虛擬現實等現代技術賦能博物館,玩轉“元宇宙”多樣圖景。
3D線上實景展館是通過720°全方位拍攝、全景合成、H5虛擬現實等技術全方位展現線下展館全部內容,全景式還原現場體驗,打造足不出戶、永不落幕的展館。巴黎盧浮宮、倫敦大英博物館等國外著名博物館早已開放虛擬全景游覽模式,任觀眾自由探索。疫情之下,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河南博物院等一線博物館也紛紛開啟了線上模式。
盧浮宮的在線游覽
傳統博物館時代,人們往往只參觀一次現場,走馬觀花的瀏覽難以留下深刻的印象。而線上展館不僅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其操作簡單便攜、傳播速度快,可以讓國內外各地觀眾多次地整館漫游和仿真互動。這種新穎的線上模式也帶活了線下流量,根據攜程的文博游大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平臺預訂博物館門票的游客人次,同比增長了75%。
林芝青少年科普中心線上展館
在博物館也能沉浸式觀看超出電影院的3D熒幕的大片?VR影片借助計算機系統及傳感器技術生成三維環境,不僅畫面清晰度達4K,實現360°體驗影片場景,且打破了傳統影片中的“第四堵墻”,讓觀眾參與到影片中去。
思
科智慧城VR影片
借助頭戴式設備,觀眾還可通過互動游戲以第一視角參與到歷史故事或主題情境中,“親身”體驗事件進程。
中國工農紅軍紅四師歷史展陳VR體驗
廣州禁毒教育館VR體驗
數字孿生技術將可移動與不可動的文物進行了高精度數據采集與永久保存,通過增強現實技術,巧奪天工的文物們不再是玻璃展柜里的可望不可即,掃描平面圖像即現文物三維形象,傳統文化通過這塊小小的屏幕實現傳遞與傳承。
國風虛擬美妝偶像柳夜熙依靠兩條視頻漲粉429萬,刷新了人們對虛擬數字人的關注度和認知。她不僅能與人對話,甚至能“感知”到背后人們的議論。在數字世界中,虛擬人可觸摸、有“情感”,而人類作為“實體”也可以與其在一個空間、時間維度內共生。
在文博領域,比起展柜中沉默的文物,這種能說會道、實時相伴的虛擬人無疑能更好地作為博物館的“代言人”與游客面對面交流,帶領游客穿越時空,領略歷史文化的魅力。
凡拓數創基于特色文博資源,以唐代知名賢相、詩人“張九齡”為原型自主創作虛擬形象代言人,還原其能詩善文的文人氣質的同時賦予其現代的形象和語言,拉近觀眾與歷史的距離,促進數字時代的文化知識傳播。
更有人文溫度的人機對話:
通過深度學習算法,AI博物官不僅擁有人的外觀及性格特征,還能進行情緒計算、情感交互的語音識別,表達出語言、表情或肢體動作表達。
觀展全程溫暖陪伴:
活躍在直播、短視頻中的IP虛擬人,在文博領域還有更廣闊的應用場景。AI博物官身兼數職,迷路時,他是一對一的稱職導游,進館后,化身知識淵博的歷史老師,同時,他更是一位親切無代溝的旅行同伴,為你示范知名文物、景點的“正確打卡方式”:
A
I實景導覽
將手機對準實景,獲得來自博物官的指路提示。
AI實景互動
在復原場景或自然美景中隨時隨地與博物官互動。
AR合影留念
與IP角色同框合影,拍出穿越感十足的打卡紀念照。
IP運作
博物官化身網紅達人,為博物館代言、訪談。
博物官帶你打卡
博物官親自上陣,帶你解鎖網紅景點的正確“打卡”姿勢。
在實時互動的場景下,觀眾不再只是被動接受歷史知識的灌輸,而是主動“對話”博物館,參與到歷史學習、文化體驗中來。
從讓人找不著北的紙質地圖進化到基于LBS位置服務的數字地圖,如今,增強現實技術直接將導航定位“標”在了你的腳下。例如,“數字故宮”小程序不僅提供覆蓋全院、不同時長的精確路線推薦,還實現了AR實景導航功能,游客可在故宮內通過AR實景實時探路,獲得更立體的參觀體驗。
在等車時被帶進水下王國是什么體驗?斯洛文尼亞的一個AR互動裝置公交站牌,通過增強現實技術,在數字屏幕上顯示出令人身臨其境的野生動植物場景,吸引了眾多游客的互動合照。
除了廣告創意,AR技術早已廣泛運用在展覽展示行業,賦能數字展示。凡拓數創打造的南日島海洋體驗館海景AR互動體驗展項,將現場實景與投影畫面結合,參觀者站在感應區,就能與大屏中出現的海洋生物、美麗海景合影留念。有趣的互動展項能有效提升參觀樂趣和分享欲,為展館帶來進一步流量傳播。
南日島海洋體驗館海景AR互動體驗展項
正如《關于博物館積極參與建構元宇宙的倡議》所述,博物館的宗旨和理念與元宇宙相通,博物館的未來和使命與元宇宙是相融的。
博物館積極主動融入元宇宙,是對傳統文化適應數字時代的價值傳遞與傳承新方式的探索,順應了社會發展浪潮,豐富新穎的數字技術助力博物館充分利用自身資源優勢,發揮研究、展陳、教育等功能特長,讓博物館穿越時空,歷久彌新。
凡拓數創文化文博數字孿生解決方案,以20年3D可視化技術優勢與數字多媒體集成技術沉淀,為文博機構提供3D可視化產品、數字孿生智慧云平臺、文物3D數據采集及數字館一體化服務。在虛擬世界構建數字博物館與博物館實體的交互映射,可形成以博物館業務需求為核心,以不斷創新的技術手段為支撐,實體館與虛擬館相結合的博物館持續發展新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