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NNO Research產業資訊,有主張稱,應該警惕微發光二極管(LED)技術的演變。以Micro LED為核心的芯片技術開發由大中華區企業主導,在這一領域,中國臺灣、美國、歐洲企業的研究非常活躍。Micro LED 可能在大尺寸、透明和超小型顯示器領域確保競爭力。
高麗大學教授洪文杓5月31日在首爾驛三舉行的“SID 2022 Review Workshop”上表示:“今年SID活動中,韓國企業、機構沒有進行過Micro LED研究發表,但美國、歐洲、中國臺灣企業發表卻非常活躍。Micro LED(技術進化)需要謹慎觀察。”并稱“扼殺掉Micro LED也是一種方法。”韓國面板企業在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方面技術實力領先。
高麗大學教授洪文杓在首爾驛三舉行的“2022 SID Review Workshop”上進行主題發表
Micro LED 是指使用尺寸小于 100 微米 (um) 的 LED 芯片的自發光顯示屏。三星電子和LG電子等公司推出了Micro LED標牌和電視等。這些產品采用Micro LED芯片和薄膜晶體管(TFT)等。但是,作為實現Micro LED顯示屏的核心的芯片技術,由中國臺灣PlayNitride等大中華地區企業主導。
洪教授表示:“與現有的液晶顯示器(LCD)或OLED相比,Micro LED的競爭力可以在大尺寸、透明、超小型顯示器領域凸顯出來。”要使用 LCD 或 OLED 實現 100 吋左右的大顯示屏,必須使用大尺寸玻璃基板,但Micro LED 則以拼接的形式形成顯示屏。此外,在超小尺寸顯示器領域,Micro LED作為增強現實(AR)、虛擬現實(VR)設備的技術,備受關注。
相同的Micro LED 因應用不同,技術也不同。超過 100 吋的Micro LED 標牌,因為用戶從遠處觀看屏幕,分辨率低于 100 PPI也可以,但 AR和VR 設備中使用的Micro LED 必須在眼前實現顯示,因此必須實現超過數千 PPI 的超高分辨率屏幕。在超小型Micro LED中,還需要將用戶眼旁的顯示屏送到用戶眼前的“波導(Waveguide)”技術。
除了亮度之外,Micro LED 在結構上比 LCD 或 OLED 更簡單。但是,Micro LED在芯片轉移(Transfer)等生產良品率和費用方面遇到絆腳石。為了提高分辨率,必須把更小的Micro LED芯片更加緊密的貼合,芯片越小,良品率就越低。三星電子的家庭Micro LED電視價格在60萬元以上。
PlayNitride等公司正在持續開發Micro LED轉移等工藝技術。洪教授表示:“對于Micro LED工藝,擁有最完備的技術實力的企業是PlayNitride。” 并稱:“PlayNitride介紹了將Micro LED芯片轉移到載體后再將其轉移到基板上的'COC(Chip on Carrier)'技術。”
CoC 不是將Micro LED 芯片直接轉移到背板,而是創建載體基板,進行像素組合等,完成檢查后,轉移到背板基板上。在Carrier階段發現問題后,可以輕松更換芯片。CoC 中包括轉移、檢查、測試、維修等。之后,經過模組工藝,完成成品制作。
洪教授表示:“早期Micro LED是轉移芯片的轉移工藝是最大障礙,但Micro LED芯片轉移在整體成本中所占的比重是10%。”并稱, “最近,對Micro LED芯片本身技術實力的關注正在凸顯。”
此外,Micro LED 與 OLED 不同,無需為免受水分和氧氣影響的封裝工藝。為了在OLED上實現可拉伸顯示,每個像素必須單獨進行封裝工藝,Micro LED可以省略此工藝。
5月31日,韓國信息顯示學會召開的“2022 SID Review Workshop”中,延世大學教授金賢載、漢陽大學教授石俊亨、建國大學教授樸基燦、LG顯示研究委員金中哲等100多人參加了該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