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國內廠商持續加大技術研發的背景下,Mini LED的良率以及產能均有大幅度的提升,其背光產品整體成本正按每年20%的幅度下降,而終端品牌也紛紛推出電視、顯示器等系列產品,帶動Mini LED產品市場份額快速提升。
業內人士指出,盡管Mini LED產品即將起量,但其在各個應用領域仍面臨著OLED、Micro LED等技術的競爭,尤其是在中小尺寸賽道更是略顯競爭力不足。Mini LED背光產品在平板、筆電等領域,無論是在產品形態上,還是價格、產能方面均無競爭優勢,其將面臨著被替代的風險。
整體成本年均降幅約20%
前幾年,LED芯片廠商紛紛擴大白光LED產能,導致行業引發價格戰,而A股LED廠商的經營業績也普遍出現下滑的情況。而隨著Mini LED熱度的提升,頭部廠商也加快布局,搶占這一塊市場。
據集微網不完全統計,2019年以來,國內廠商在Mini/Micro LED領域投資金額已經超過1000億元,除了三安光電、乾照光電、兆馳股份、華燦光電之外,聚燦光電、華引芯、瑞豐光電、國星光電、聚飛光電、隆利科技、京東方、TCL科技、中微公司等廠商均加大投資,以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
隨著國內LED廠商持續加大研發,也帶動Mini LED產品的良率、產能等水平提升,助推該產品的成本快速下降。業內人士向筆者坦言,目前MiniLED產品整體直通率(未經返工修復時的良品比例)在90%左右。
而晶科電子副總裁曾照明也表示,“去年Mini LED封裝剛開始量產時,我們的產品直通率在80%左右,隨著封裝設備性能提升,現在直通率提高到95%。同時,更多廠商進入產業鏈,壓低Mini LED芯片、錫膏等部件或材料價格,現在整體方案成本比一年前減少了20%~30%。”
業內人士向筆者舉例,以65吋Mini LED背光電視為例,前兩年Mini背光成本+驅動成本超過2000元。而現在POB方案加上驅動成本可以控制在500元以內。
“原來Mini-LED進展之所以速度相對較慢,主要是良率、產業鏈匹配成熟度、價格等因素造成的,目前已經有了很大的改善,尤其是價格方面已大幅度下滑,并帶動MiniLED市場規模增長。”洲明科技董秘祝郁文表示,目前Mini-LED產品整體成本正保持著每年20%的下降趨勢,而行業也處于“價降量增”的階段。
制造成本的下降直接反應在終端售價上。
據筆者在京東平臺發現,TCL今年發布的55寸Q10G Mini LED電視售價為4999元,而小米電視6 OLED 55英寸4KHDR超薄全面屏電視價格為4799元、康佳55英寸OLED3+32GB電視價格為4999元,可見,Mini LED背光電視價格與OLED電視的價格差已逐漸縮小。
商用進程正在加速
隨著Mini LED產品價格下降,頭部品牌也加快Mini LED電視新品的發布節奏,今年以來,已有三星、索尼、TCL、康佳、飛利浦等品牌發布Mini LED電視,價位主要聚焦在品牌高端檔位,并開始向中高檔檔位下沉。
集邦咨詢研究部副總邱宇彬稱,“盡管目前電視的滲透率只有2%左右,但整個產業鏈在成本壓縮的情況下,預計今年全球至少有10%的電視有機會導入Mini LED背光這樣的配置。”
除了TV外,Mini LED也嘗試在其他場景擠占OLED份額,例如在平板、筆電領域,蘋果便率先推動Mini LED相關產品,并引起市場反響。DSCC數據顯示,去年四季度,在高端筆電市場,14.2英寸Mini-LED以28%的份額領先,其次是16.2英寸Mini-LED的26%和14英寸OLED的17%份額。
隨著配置背光Mini LED產品市場表現不錯,行業分析師Ross Young預計蘋果公司將在10月發布一款帶有Mini LED背光的新27英寸顯示器。“今年蘋果將會繼續推出新款Mini-LED產品,以覆蓋每個系列的產品的高中低價格段。”有蘋果供應鏈廠商對筆者表示道。
兆馳股份董秘單華錦對愛集微表示,“從去年來看很多終端品牌開始用Mini背光,雖然公司的優勢是在大屏端的Mini背光,但現在市場導向正在發生一些變化,公司也會去爭奪中尺寸屏幕市場,這塊市場需求還是蠻大的,且現在很多新能源汽車逐漸呈現多屏,高靈活性的特征,不僅Mini背光有需求,對于RGB來說也是很大的機會。不過整體來看,這仍需要時間去消化。”
在終端品牌的帶動下,Mini LED市場規模也迅速增加。根據Arizton預測,Mini LED市場規模有望從2020年的0.47億美元上升至2024年的23.09億美元,CAGR為164.12%。
祝郁文表示,“Mini LED是從2020年開始起步,也就是說它從無到有,由于基數比較小,實際上它的增長速度很快,我們也量產了。但是這個市場需求不可能說從20億直接到200億,它是需要一個時間周期。”
產品技術面臨競爭
目前來看,Mini LED產品在TV、筆電、平板、顯示器、可穿戴等領域的市場滲透率逐漸提升。不過,隨著OLED、Micro LED等技術的不斷提升,其在各個領域均面臨著不同程度的競爭。
在筆電、平板領域,與Mini LED競爭的技術主要是RGB OLED。目前RGB OLED現在的產能相當充足,且OLED是自發光,不需要背光,產品比較輕薄,未來甚至還有更多可折疊OLED產品推出市場,這對于筆電、平板來說,都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邱宇彬表示,“在OLED產能豐沛且競爭力持續強大的情況下,我們認為Mini LED可能在筆記本以下(包括筆電、平板、可穿戴等中小尺寸)的市場發展上,競爭會比較辛苦。”
從成本來看,以用于平板電腦的12.9英寸為例,Mini-LED屏的成本為傳統液晶屏的3倍左右,而其價格也高于OLED屏,在此情況下,想與OLED屏競爭略顯條件不足。
邱宇彬指出,這兩年,因為蘋果積極導入的關系,Mini LED在平板和筆記本領域的滲透率提升得很快,但到在2024年之后將面臨被OLED替換的壓力,未來滲透率難以看到大幅提升。
業內人士也向筆者坦言,“目前蘋果公司沒有推出配OLED面板的筆電產品,主要是OLED面板性能還達到蘋果公司的要求。但據說蘋果公司已經與三星顯示器、LGD合作,聯合開發筆電用OLED面板,過兩年或會推出相關的產品。”這也進一步印證了Mini LED在中小尺寸將會面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
而在大尺寸TV領域,Mini LED背光電視在高端產品市場,主要面臨著白光OLED的競爭。“目前白光OLED的供應商只有LGD這一家,其面臨著產品不足,產品價格高企的問題,這對于Mini LED背光來說是一個難得的機會。”業內人士對筆者表示。
康佳集團高級研發經理楊梅慧指出,“目前,55寸、65寸的OLED面板價格很低,Mini LED背光在這兩個尺寸上市并沒有優勢。不過,OLED屏在75寸以上和8K的產品近期難有較大突破,因此缺失的剛好是Mini LED背光電視。而我們高端機型,在55寸、65寸主推OLED,75寸、86寸、98寸主推Mini LED產品。”
整體來看,Mini LED背光在各個應用應用均面臨著OLED屏的激烈競爭,而其發力領域,或許只在75寸以上的電視這一細分領域。這對于大規模擴產的LED廠商來說,若Mini LED在市場競爭者處于劣勢,其將會受到極大的打擊。